王建生,朱月琴的丈夫。他和妻子捱过了失去爱女悲痛欲绝的一段日子,又妇唱夫随在“暖心”发现了自己的价值。起初,为了记录合唱团的活动,他学习起摄影、摄像,“拍摄,也是享受”。拍着拍着,视频的功能让大家喜出望外:慢镜头,动作分解,练舞蹈时谁的动作走样了,该如何纠正,一清二楚。这可帮了裴团长的大忙。他拍的“暖心”演出视频:舞蹈《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家百看不厌。“阿拉跳得好伐?不容易呀!”“服装很漂亮吧,乐家提供的。”……
王建生会吹口琴,但荒废了几十年,就连女儿都不知道爸爸有此特长。“暖心”使他重新找到了用武之地。他的口琴与倪铁城的非洲鼓,就是一个节目!当然,他还是合唱团的男歌手。
才艺双全的倪铁城七十出头了。他与大家遭遇过同样的不幸,女儿准备结婚时发现脚肿、腹水,谁想居然是肝硬化,婚房也布置好了……病了三年,花了二十多万元,25岁的芳华还是消陨了。“将来,我要与爸爸妈妈葬在一起。”女儿留下话。
老倪年轻时会笛子、扬琴、琵琶等乐器,到黑龙江农场10年,活跃在场部文工团。回城后到卢湾区服装公司,他不仅参与编了《中老年服装》一书,还在全市服装设计比赛中多次得奖。退休后,他先参加了三林镇暖情互助社,一年后又加盟“暖心”。 “暖心”要打造艺术团:合唱、舞蹈、曲艺等等,倪铁城创作京韵大鼓《长征》、浦东说书《三句半》、“开发”二重唱、女声小组唱、把独唱歌曲改编成合唱,还有四声部的无伴奏《茉莉花》……他家里仿佛乐器店,吉他、曼陀铃、非洲鼓,报起品种一长串。说起“暖心”, 老倪像小伙子,浑身是劲。他有个设想,“将来找个地方一起唱歌、跳舞,抱团养老。”大家连声称好!
被大家称为“小妹妹” “暖心宝宝”的社工王海虹,家远在惠南镇,一个来回三小时,十分辛苦。“乐家”承接了国家计生协、市妇联、区计生协的项目,所以“暖心”仅是“小妹妹”工作的一部分。组织活动、当好后勤、交流疏导,端午节前动员爸妈采粽叶包粽子分赠大家。“叔叔阿姨”们对她交口称誉。社工小刘今年刚来,她说:“社工付出很多,依靠的是奉献精神。”“我们是一个团队。叔叔阿姨们给了我很大的支持。”王海虹很谦逊。
裴团长是“暖心”的灵魂,大家笑着评价:“作用无法形容”。她介绍说,近年来,合唱团“专业化”,对团员要考核打分,合格者方能参加演出。今年已安排了四场演出,3月底,暖心应市社工协会邀请参加了表演。 记者 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