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负担、高效益、多类别、有层次、综合化”是延安初级中学的课程特色。校长许军认为:一所高品质的学校,应该用学术来做指引。
一所学校最核心的就是两件事:一个是师资队伍,一个是课程。
课程为什么重要?孩子在学校里,经历的每件事情都是学习。但我们不能让他的学习碎片化,课程要有设计感,要经过学校和教师的设计。如何建设学校特色的课程?就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办学特色来思考。对于延安初中来说,“数学特色、科技见长、人文相济、和谐发展”是我们的特色,我们的课程建设就应该更好地发展这个特色。
同时课程是教师成长的平台。教师怎么专业成长?为什么延安初中的教师专业成长比较好?其实是在做课程研究的过程中就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延安初中尽管只是一所公办初中,但我们要努力把它建成一个学术高地,要有更浓厚的学术氛围。从管理机制方面,我们也在思考怎么去做一些改变,以“学术引领、行政推动”来促进办学,不是像过去单纯靠行政管理。
“轻负担、高效益”靠喊口号是得不到的,实际上要为孩子提供更有价值、更有意思、更有方法的学习与指导。如何为孩子提供有品质的学习?需要教师以研究者的姿态去发现、去研究、去反思。比如,课程要怎么建设?这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个是做好课程整体框架的建设,绘制图谱;第二,探寻国家课程如何更好的校本化实施;第三,提供具有丰富性、挑战性、选择性、综合化的课程。
课程设置不是开无轨电车,不是想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而是按照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课程目标来选择课程。这个过程,从学校层面来说要研究大的方向,教师层面要研究具体的教学方法。
实施语文阅读领航,在课堂里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刚起步时在我们校内引发过争议。我认为,争议不是坏事,争议本身就是研究的驱动力,关键是面对争议要如何改变。
我了解下来,争议主要是两种声音,一种是:阅读先不必深究其义,先注重有量的积累;还有一种声音是:学生课外阅读,不必刻意追求阅读量的积累,重在有深度的探索和研究。
我跟项目组一起研讨,阅读领航课程的价值是什么。第一,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第二,掌握阅读方法;第三,获得量的积累;第四,形成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依照这个设想,语文组教师一直在做完善。
在这所学校工作,老师们虽然很辛苦,但是能形成一种学术上、思想上的默契。整个团队从上到下有比较好的互动,大家一起推动这种研究,一起做成一些事情,师生都有成就、有成长。
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科学这四门学科非常重视实验,物理这个项目的完成其实很辛苦,需要长时间慢慢地积累。但教师是带着激情去做一件份内事,他们做的事情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有很好的效果。
除了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开发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会让一所学校形成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色。培养具有某种特色和品质的人,不是光靠理念,也不能靠喊口号,而是靠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独特的学习经历。所以我们通过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来巩固和发展办学特色。
许军(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