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特别关注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6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负芳华,重塑老城厢
杨鹏侠
图/TP
图/TP
图/TP
图/TP
  焦点关注

  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城厢,是上海的起源地之一。从元、明、清到今天,一直是上海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着浓厚的“海派生活气息”。

  上海黄浦区老城厢位于原南市区,也就是目前黄浦区东南部分。上海老南市区在2000年就已经被撤销,并入黄浦区。老城厢部分位于原南市区的北部。与上海的庞大体量相比,老城厢面积不大,却聚集着路、街、坊、里、弄等大小道路数百条。

  老城厢地区是迄今为止地域风貌和建筑风格保持最完整的老城市社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老城厢城隍庙地区经历了几次大的改造之外,老城厢大部分居民居住区域仍然保持了历史建筑原貌。吉鸿盛先生2002年撰写的《老城厢改造:崇古趋新》一文,真实地记录了老城厢在近些年悄然发生的变化。

  记者 杨鹏侠 整理报道

  1

  老城厢是大上海的发源地

  对于上海来说,上海老城厢是她的根。虽然老城厢只有2平方公里,但是,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正是从这个由人民路和中华路圈起来的圆形区域里发展起来的。

  上海开埠以后,逐渐把重要的贸易设立在老城厢东门外的十六铺码头。十六铺也因此成为上海货物贸易的集散地,成为著名的上海水上门户。以后,十六铺码头又逐渐延伸,黄浦江沿岸最终形成了万商云集、货栈林立的繁华景观。洋行、银行相继在此设立。由于受到外滩金融街的强烈驱动,临近外滩的南京路,很快就形成了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以南京路外滩为中心的近代上海城市就这样从老城厢脱胎而来。

  2

  老城厢改造势在必行

  上海老城厢的商业历来以繁华著称,其中最大的亮点——豫园的旅游商业是上海乃至全国的骄傲,许多年来一直吸引着中外宾客频频光临,而久居上海的市民更是时常去“白相”。

  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豫园传统商业受到挑战,它的商业优势地位渐渐被新兴的连锁超市所替代。豫园的小商品王国也面临危机,其名声也渐渐被浙江义乌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所掩盖。况且,豫园的小商品王国长年经销着大量的针头线脑等廉价日用品,档次过低,既不适应现代旅游商业,也无法提供现代旅游商业的经济支持,豫园的商业改造便被推到了首要地位。此外,老城厢的民宅长期拥挤,设施落后,生活不便,远远落后于上海发展速度,况且还有100多处历史文化景观及遗迹有待开发,因此,老城厢改造已是势在必行。

  3

  定位于豫园文化旅游城

  老城厢改造的功能定位是一个令人费心的课题。以豫园为核心的上海老城厢改造无疑是极具旅游商业价值的。可是它不能像南京路改造和外滩改造那样,完全定位于现代化形式,因为豫园拥有它独特的资源——江南古典园林文化。

  为此,老城厢的改造开发指挥部有关人员,奔赴山东曲阜、山西平遥以及安徽屯溪,学习人家的成功经验,同时还深入研究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改造旧城区的成功范例,得出结论:上海老城厢的改造,应该充分保留和发挥它自有的个性及长处。老城厢改造最终定位于豫园文化旅游城。把老城厢地区建成一座既保留中国和上海传统文化、又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文化旅游城,使改造后的老城厢成为一个集展览、购物、娱乐和会议功能的旅游观光休闲区,让人们在这里看到一个不同于南京路外滩的上海。

  4

  “4块1环”改造计划美妙动人

  依据上海老城厢改造的准确定位,规划将人民路和中华路的环城区域建成旅游文化城。其中以纵向的河南南路和横向的复兴东路交叉为界限,把这一区域分为东北块、西北块、西南块和东南块。再加上环城地域,形成“4块1环”改造工程。这个工程计划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美妙动人的画卷。

  东北块,主要用于旅游商业。这里被列为老城厢改造的重中之重。这里也是老城厢率先启动的突破口工程,老城厢改造核心内容在这里得到最大的体现。

  古城公园建设是这一地块上的重要项目,2002年已经开工。古城公园总面积7.6公顷,由两部分组成。东块位于人民路、福佑路和安仁街之间,西块位于人民路和福佑路之间、河南南路东西两侧。在公园内,以艺术手法恢复一段上海古城的城墙,造一个城楼,建一条护城河,并且配上吊桥。在公园里面迁入一些老城厢内具有地方历史特色的著名建筑,让人们在这里感受到上海700年历史的文化气韵。

  5

  实施滚动开发

  老城厢改造采取逐步推进滚动开发的方法进行,率先拉开东北块核心地区改造。

  西北块,主要用于建造高档商住楼。这一区域内具有文物价值的特色建筑——大境阁、万竹小学和慈修庵,将在改建中完整地保留下来。

  西南块,主要用于建设古今结合的综合文化中心,将老城厢的文化教育设施集中到这一地区来。享有盛名的文庙、市、铺,上海最早的学校敬业书院(即敬业中学)等都在这里。

  东南块,主要用于多等级住宅建设。这一地区恰好与黄浦区集居区改造相重合,因此将对区内人群密集居住的大量旧房、简屋,实施重点改造,一举摘除老城厢住宅落后的帽子。在这一地区新建的多档住宅群,包括特色民居、层住宅、高层住宅以及别墅群。尤其在上海老城厢这样的繁华闹市修建别墅群,令人耳目一新,这将对改变老城厢形象具有深远意义。

  “1环”即建立融入古城墙特色的环城绿带。环城绿带地处老城厢外围,由环形的人民路和中华路连成,长5.1公里,平均宽度1 5米。

  6

  挖掘独特资源

  老城厢深厚的传统文化特色,深藏在独特的建筑形式、建筑空间、景物、地名以及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中,可以说存在于老城厢的每一个部位。

  老城厢中一些著名的文物景观如豫园、文庙、沉香阁、书隐楼,一些特色民居建筑如龙门村、集贤村、九间楼,都被列入保护、保留项目,规定对这些项目的维护和修建必须报有关文物专管部门批准,并由专业人员实施。为保护这些特色文化景观,还规定必须拆除老城厢内有碍观瞻的破坏性、不协调的建筑,新建建筑必须保持类似的风格,同时高度不得超过这些特色建筑。

  老城厢里的许许多多街名、路名和地名,或蕴藏着历史典故,或与历史人物有关。这些特色街名、路名和地名也被全部保留下来。正如黄浦区区长徐建国所说,老城厢原有的文物不足以支持2平方公里内的旅游文化景观,因此要扩大老城厢文物保护内涵,可以涵盖到街道、街名、路灯,乃至于门牌、路牌。老城厢内富有特色的生活街巷和交通街巷均得以保留。

  【后记】

  据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发布相关信息,黄浦区以“留改拆”相结合思路实施老城厢危旧房更新改造。2017年初,黄浦区以“排险解危、腾空搬离、加固修缮、完善功能”为思路,在实现“三个100%”(100%居民同意、100%签约、100%搬迁)基础上,对老城厢开展更新改造工作;以不改变房屋原有属性为前提,拆除原有“吊脚楼”,排除安全隐患;加设抗震柱,加固承重墙下的原条形基础;拆除小梁薄板,改为现浇混凝土楼板;为每户居民新增紧凑独用厨卫,最大程度改善居住条件。

  2018年,黄浦区复制推广聚奎新村更新改造经验,推动复兴东路404弄(1960年代小梁薄板结构公租房,157户,违法建筑223处)项目整体改造,目前已实现“三个100%”并启动施工,预计明年6月竣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申城纪实·缘分
   第04版:申城纪实
   第05版:申城纪实
   第06版:申城纪实
   第07版:旅游休闲
   第08版:名人生活
   第09版:血液与生活
   第10版:要闻速递
   第11版:世界献血者日专版
   第12版:世界献血者日专版
   第14版:世界献血者日专版
   第15版:生命馈赠
   第16版:科普园地
不负芳华,重塑老城厢
寻找弃婴(弃儿)生父母公告
遗失声明
遗失声明
广告
家庭周刊特别关注02不负芳华,重塑老城厢 2018-06-27 2 2018年06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