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桑楚因病于2011年8月2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
徐桑楚逝世后,发来唁电、唁函,敬献花篮、花圈的有俞正声、曾庆红、陈至立、蔡赴朝、赵实、韩正、金炳华、王仲伟、张丕民、殷一璀、杨振武、龚学平、胡延照、吴汉民、朱晓明、童刚等领导以及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文联、上海市委宣传部、广电总局电影局等单位。
(下转A4版) (上接第1版)
徐桑楚曾用名徐诚炜,1916年生于浙江宁波鄞县鄞江镇。1937年“七七”及“八一三”事变后,他毅然奔赴延安,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10月,徐桑楚奉命赴上海市军管会文教委员会文艺处电影室,接收原国民党上海电影实验工场,担任接管组组长,由此开始了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创业和领导工作。1950年,徐桑楚任长江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51年任厂长。1953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艺术处副处长,与郑君里等人参与剧本创作和组织拍摄了《斩断魔爪》《鸡毛信》《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批优秀影片。1957年后,他担任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曾被扣上“右倾”帽子,身处逆境中,他仍积极组织创作和拍摄了《聂耳》《老兵新传》《林则徐》《51号兵站》《枯木逢春》《李双双》《红楼梦》《阿诗玛》《海魂》《家》等脍炙人口的影片。
从1978年至1987年的十年间,上影厂在徐桑楚的主持下,出品了《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子夜》《阿Q正传》《雷雨》《日出》《城南旧事》《从奴隶到将军》《巴山夜雨》《苦恼人的笑》《喜盈门》《庐山恋》《小街》《人鬼情》等163部影片,其中48部作品分获国际、国内各类奖项共26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