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一年时间过去了,这起事故的真相却反而越来越扑朔迷离了。
辐射阴云
核辐射的阴云一刻也没有离开日本。虽已过去一年,但据测量,福岛的辐射量依然高出东京数倍。
而更让人担心的是,似乎并非越远离核电站就越安全。福岛核电站危机发生后,日本政府将核电站周边方圆20公里划为禁区,疏散撤离了其中所有的居民,这些人至今仍无法回到家中。然而,位于核电站东北四十公里的饭馆村,却也成为了高度污染区域,辐射水平一度高达每小时10微希弗。即使是震后一年的现在,这里的辐射水平仍旧在每小时2微希弗。故乡在福岛核电站周围地区的住民,仅有4成还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回到自己的故乡。对于政府是否能够彻底清除核污染,有近三分之二的住民表示“不抱希望”。
真相成谜
核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就遭到福岛灾民和中国等周边国家指责事故真相与处理手段不透明。今年1月日本更揭发出,首相官邸当时召开的“原子力灾害对策本部”15次会议中,10次没记录,更引起日本社会哗然。
一周年之际,日本政府首次组织海内外媒体进入福岛第一核电站采访,但记者们基本只能坐在密封的巴士内绕着东电和政府选定的路线走马观花一番。福岛核电站内部的真相,依然裹在迷雾之中。公众只能通过东电的新闻官,时不时获悉如污水泄漏、温度计失效、水管冻裂等零碎消息。
真相朦胧最令人不安并促发臆测,不少日本传媒、舆论开始怀疑不是没记录,而是真相太恐怖。新一期的《周刊朝日》封面标题就是“被隐瞒的福岛核电辐射污染图”,引述东电高层人士透露,核事故第一天1号反应堆堆芯就已裸露,说明可能远至北海道都被污染了。
专家评析
剑桥大学核能研究中心专家托尼·鲁尔斯顿说,在核泄漏事故发生后,由于担心核辐射,事故区域有约8万人被疏散,这在当时是合理的。现在人们担心相关地区是否会受到核污染的长期影响,日本政府还需要对大片区域采取去除污染的措施。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首席科技官约阿希姆·克内贝尔表示,灾难给日本带来严重的人员和经济损失,震后清理工作在一年后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福岛受损核反应堆的确认与清理对日本来说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挑战。
东京电力公司目前并未完全公布具体的科学重建、事故过程和现状评估等数据,特别是反应堆压力容器状况、剩余燃料成分、堆芯溶化状况等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吕剑波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