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3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生活更需警惕胆囊癌
殷保兵
◆殷保兵
  ◆ 殷保兵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变得越来越不规律,加上饮食高胆固醇高脂肪,导致胆道肿瘤发病上升,其中胆囊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07年上海市胆囊癌发病率男性为5.9/10万,女性为10.22/10万。临床发现胆囊癌时往往已伴有肝脏等远处转移,手术效果差,5年生存率仅为5%~10%。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合理手术是目前提高胆囊癌术后生存率的关键。

  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统计,与胆囊癌的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种族、饮食、激素、细菌感染、胆囊结石等。胆囊癌的高危因素有:(1)胆囊癌好发于60岁以上的女性,尤其胆囊结石大于2.5cm时,结石反复对胆囊壁摩擦刺激,能诱发胆囊癌;(2)胆囊壁的钙化,也就是瓷化胆囊,胆囊壁长期炎症的结果;(3)胰胆管合流异常(APBDJ)也是胆道肿瘤尤其是胆囊癌的易患因素;(4)胆囊的癌前期病变,如直径大于1.0cm的胆囊息肉和腺肌增生症等;(5)萎缩性胆囊炎。对具有以上情况的患者,我们需要密切随访如有症状及时手术。

  胆囊癌的诊断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主要依赖影像学诊断。近年来随着超声、CT和MRI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胆囊癌的诊断率有所提高,但早期诊断率依然较低。提高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首先要提高基层医院的诊断水平,因为这类患者绝大多数曾首先在基层医院检查。繁忙的门诊工作条件以及检查者缺乏对胆囊癌诊断的警惕性时,可能造成漏诊。故加强对胆囊癌诊断警惕性的宣传教育,是提高早期诊断胆囊癌的一条重要途径。

  目前没有非常有效的手段治愈胆囊癌,但我们只要重视这些胆囊癌的易感因素和常见症状,也可以在目前医疗水平上最大限度地做到胆囊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临床上还有一部分患者因胆结石、息肉行胆囊切除术,病理意外发现胆囊癌变,这部分我们通常称之为“意外胆囊癌”。对那些局限在黏膜和肌层的早期胆囊癌,甚至不需要再次扩大手术而能长期存活。因此,早期发现胆囊癌及时处理,对胆囊癌的预后至关重要。

  一旦确诊规范治疗

  ■ 手术治疗 早期胆囊癌以往认为行胆囊切除术即可达治疗目的,但现在大多学者支持早期胆囊癌也应该做根治性的手术。中晚期胆囊癌应行胆囊癌扩大切除术,指将胆囊及周围2cm肝组织扩大切除,清扫胆囊周围淋巴引流区如门静脉、肝动脉和肝外胆管周围等淋巴结,做到切缘无癌残留。

  ■ 放化疗 为防止和减少局部复发,放疗作为胆囊癌的辅助治疗,可以提高五年生存率。胆囊癌的放疗包括外照射、术中放疗和近距放疗。目前尚无公认的能有效控制胆囊癌的化疗方案。

  ■ 分子靶向治疗 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进展很快,它们主要通过调节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途径、调节血管生成的转导途径、肿瘤抑制基因丢失功能的转导等抑制肿瘤生长。目前应用较多的分子靶向靶点有HER-2、VEGF、EGFR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胆囊癌目前没有明确固定的靶点,可以对患者切除的病灶进行上述靶点检测选择性应用分子靶向药物。

  (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专家门诊:每周一上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综合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第6届春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法治视窗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医患共携手 防治脂肪肝
卡介苗作用有多大?
现代生活更需警惕胆囊癌
医家风采
新民晚报康健园B01现代生活更需警惕胆囊癌 2012-03-19 2 2012年03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