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一文,说“一小撮”洋机构官方微博相当火,对舆情快速反应是其“必杀技”。骆家辉一些言行被责“作秀”,某领馆当即贴出官员差旅标准和工资单;《非你莫属》播出“海归被疑学历造假当场晕倒”成为热点,某驻华使馆次日便发诠释BAC+5学历的微博,并置顶。反应真的“很快”,有网友称其“意识形态渗透堪称专业”。
6月30日火灾,一周之后伤亡名单与人数公布,一周的时间成为传言的空间。对于突发性事件,媒体的职业要求是“快报事实”,根本原因在于公众了解事实真相的迫切。谣言正是产生于权威渠道不能及时满足这一需求。
比对检测有个过程,原因查找需要时间,对于死者的亲人,对于公众,知情与救火一样要求的是快。有关方面所谓的“很快”到底有多快?能否像这些“洋机构”那样专业那样“很快”?
(相关报道见A9版·中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