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上“桃花运”
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袁里华是江西永修人,1991年,他从九江某中学毕业后,先后在江西南昌、浙江温州和江苏太仓等地打工。
2003年,袁里华在温州打工时,认识了比他小5岁的李茜(化名),两人未领结婚证,便开始了长达6年的同居生活,并生育一男孩。李茜在今年2月17日向上海警方说,“我也是一个打工妹。同居期间曾多次要袁里华与我领结婚证,都被袁里华拒绝了。现在小孩已8岁。与袁里华分开后,他有时十天半个月,有时一个月,每次几百元到千余元寄给我们母子供平日开销。”李茜去过袁里华的江西老家,听街坊邻居讲,袁里华在上海有个老情人(指晓芹)很有钱。
那么,相貌平平、穷困潦倒的袁里华又是怎么搭识晓芹的呢?据袁里华交代,“2006年5月的一天,我在温州打工,给一个朋友打电话时拨错了一位手机号,鬼使神差地打到了晓芹的手机上。”从此,他便与晓芹开始了泡“手机吧”,经常以短信及电话联系,从相互问候发展到相互体恤,逐渐有了牵挂之情。
晓芹回忆说,那天自己在厨房做饭,后看到手机上有个未接来电,打过去后对方是个说普通话的男子,承认打错了。“第二天起,那个男子就开始不断发短信和打电话给我,因当时恰逢我与经商的丈夫关系不睦,心情比较糟糕,和这个自称叫张浩的人聊上了。他说自己户口簿上的名字叫张安,因为觉得不好听,所以对外都叫张浩。他称自己1974年出生,是一温州富商的私生子,与妻子感情不好。在温州开了个有20亩土地的水龙头厂,有一千多名工人。因与后母为财产闹得关系不和,准备自己到苏州再开一家水龙头厂。”晓芹承认,当时自己正处于情感“空窗期”,就像被鬼迷了心窍,相信了他的话。
冒充富商子
袁里华与晓芹交往不久,就互寄照片还交换了地址。2006年8月,袁里华在短信中告诉晓芹,自己在苏州办工厂,顺道来上海与晓芹见见面。这天,晓芹先去美容店精心修饰一番,然后去火车站接袁里华。
两人见面后,浓眉大眼、人高马大的袁里华打动了晓芹的心。两人在南京路步行街、外滩玩了一圈,晓芹还请袁里华吃了晚饭,并为袁里华在浦东开了宾馆房间。当晚,两人一起住在宾馆。之后,袁里华平均每月来沪二三次与她碰头。
袁里华之所以看中比自己大16岁的晓芹,是从言谈交往中得知晓芹家境殷实,又嫁给了个经商的外籍老公。交往不久的一天,袁里华从太仓打来电话,对晓芹称“开办的水龙头厂遇到暂时资金周转困难”,希望晓芹帮一把。正陷入爱河压根没有细想的晓芹,马上让袁里华把银行卡号发给自己,打入6000元。
“情人”提款机
“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这句话放在晓芹的身上并不过分。袁里华以“做生意亏本,向银行申请贷款需送礼”、“老家孩子突然生病”、“父亲患癌症住院,需大笔治疗费”、“自己开车撞人,被公安机关处理要求打点”、“生意场得罪了黑道被追杀”、“没钱去偷东西被发现了躲在外面,没有生活费”等幌子,一次次博得晓芹的同情。
到2011年4月,她共计向袁里华汇款141次,金额达60余万元。
巨款打水漂
眼看袁里华一拖再拖拒不还款,后来干脆“蒸发”,晓芹这才幡然悔悟,向公安机关报案。2012年2月5日,晓芹把电话直接打到袁里华老家,自称手中有批山寨手机,进价很便宜可否一起做这笔生意。第二天,袁里华就兴冲冲地赶到上海。当晓芹和袁里华在一家咖啡馆见面时,警察出现了。
到案后,袁里华承认了自己的一段段风流史:2003年,袁里华在温州打工时,认识了小他5岁的李茜,两人同居后生育了一男孩。2010年上半年,袁里华结识了太仓当地单身离异女子刘苏(化名),两人以夫妻名义同居。此外,袁里华还有保持6年之久,被他视为“老情人”的晓芹。
特约通讯员 李鸿光 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