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
     
本版列表新闻
——看公共环境装置/街具如何与人互动~~~
     
2012年07月0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公共环境装置/街具如何与人互动
这一拨马路街头表演家
浦韦;黄炜;上官钟媚
繁华大街上的旧齿轮,诉说着被保存的城市记忆
墙角用钢管支撑起的风铃,不仅极具观感,下面的钟还起到报时的作用
风车转动,是吐故纳新的象征,更奇妙的是,它矗立在一所银行门口
坐在这把街边的椅子上,你会得到好多”人”的默默支持呢
最实用和朴实的街边长凳,与环境的相辅相成让它也充满设计感
走在街上突然看到这个藏匿的天使,这副窥看的可爱模样,会不会让你也想一探究竟?
看到它,我第一个念头想到的是:“疯狂的石头”背后还有艺术思考
  ◆浦韦  黄炜  文  上官钟媚  摄

  街头的精灵浓缩的故事

  在街头行走,蓦然看到一架旋转的风车、一个古老的齿轮,是否会让你眼前一亮?城市街头的装置、街具作为地景和文化的浓缩,用具有强烈象征性的符号形式,传达着设计者的先进理念。

  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穿梭,身边的人和物都快速闪过,疲惫的你看到墙角边活灵活现、正在窥探的小天使,你会不会也凑过头去一看究竟,会不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呀,真可爱,它在干嘛呢。”在繁华嘈杂的商业街踏着水泥地来回,呼吸着现代生活快节奏的空气,忽然看到一个古老的齿轮在街头一角静静站立,在那一瞬间你就明白了这个城市的历史,这条街道的过去,你仿佛看得到由仓库或工厂改建成如今这般商业街的变迁,城市被封存的记忆在你面前打开,清晰而悠远。

  街头装置、街具像是散落在马路间的精灵,毫无预兆地出现在你眼前,诉说着属于那个地方的故事。

  固定的风景  流动的思考

  看到公园里的长凳和银行门前的风车时,涌上脑海的词是:和谐。置身三度空间里的装置、街具,与环境的互为一体让它尽显风情。

  正如装置艺术也被称为“环境艺术”那样,与环境的互动,是街头装置、街具的亮点之一,撇开周遭,它们或许只是一个普通的木制长凳,只是一个钢筋搭建的立体模型,而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装置和街具才显示出自身的魅力来,就如只有将转动的风车放在银行门口,其吐故纳新的象征性含义才展现出来,和其所处的环境配合得天衣无缝。

  作为固定城市中的流动因素,装置和街具展现的不仅仅是自身的艺术观赏性,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街道上的艺术标志,我们对那份固定不变的东西有更多思考,我们从另一番角度,看到了本来凝滞的风景原来有如此不同凡响的景象。

  处处都有“人情味”

  除了欣赏性之外,街具、装置的另一大亮点无疑是其实用性。你会发现,极具艺术性的墙角挂钟还同时提供准确的报时,让人浮想联翩的街头长椅坐在上面也舒适惬意。利用城市的每个角落和生活的每种物质,不是让艺术变得日常化,而是让生活变得艺术化。

  观众的介入和参与是装置与街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人们生活的延伸,它们在公共环境中承担起使用和欣赏的双重任务,和人互动、与人交流。观者也作为艺术的一部分被容纳其中,在接触这些装置与街具时,其中饱含的“人情味”清晰可辨。分布在城市街道各处的装置和街具,就像街头表演者那样,将自身的故事娓娓道来,演绎着另一种城市艺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大山童馨
   第A15版:大山童馨
   第A16版:大山童馨
   第A17版:拍卖专题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社会与法
   第A22版:社会与法/大案追击
   第A23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4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金融投资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这一拨马路街头表演家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B10这一拨马路街头表演家 2012-07-07 2 2012年07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