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群蜜蜂叮满桃枝
施惠英告诉记者,昨天上午8时许,院外突然出现一大群蜜蜂,嗡嗡声一浪盖过一浪,“比鼓风机还响”。
2个小时后,她从门缝偷偷往外瞧,顿时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成群结队的蜜蜂已经停止飞舞,但滞留未去,停在院外一棵桃树上,层层叠叠,最后“挤”在一根枝条上。很快,那根枝条“虚肿”数倍,一个长约80厘米的黄褐色“小山包”形成。
是赶是留请来“专家”
看到大量蜜蜂“缠”着自家桃树不肯离去,惊慌失措的施惠英躲在家中不敢出门,只能打电话向村干部“求救”。村干部也没了主意:如果听之任之,只怕后患无穷;如果“武力”驱赶,又怕被蜜蜂“反咬一口”。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有人提出,不妨找一个养蜂人来试一试。
记者就目睹了养蜂人柳先生“哄”蜜蜂的独门绝招。只见他戴着防护帽,在蜂箱中抽出一块木板,上面洒些水,慢慢推到蜂群面前。然后,用小刷子轻轻地将蜂王“请”到上面,再把蜜蜂一小拨一小拨地赶到木板上。不多会,大部分蜜蜂就被“捉”入蜂箱。整个过程约15分钟。
二王相斗败者出逃
记者问,为何蜂群会突然“骚动”,并“迁移”至此?养蜂人柳先生称,这是蜂王之间“激战”造成的结果。
柳先生表示,根据他的养蜂经验,从蜂群数量和习性来看,这应该是一窝他人豢养的蜜蜂。一个蜂箱里只有1只蜂王,如果出现2只蜂王,势必会引起一场“王者之战”,目的就是为了争夺永久的“居住权”。如果哪只蜂王吃了败仗,就得离开。这场骚动就是因为蜂箱内“混”进了2只蜂王,一方吃了败仗,领着“喽啰”逃离,另外择地筑巢所致。而且,这次吃败仗的应该是“老”蜂王,因为只有原先在蜂箱内生活的老蜂王才可能“拉”走那么多的“部众”。柳先生估计一个蜂箱内出现两只蜂王是那名养蜂人疏忽造成的。
柳先生提醒,蜂群一般不会轻易攻击人,但一旦人们特别是小孩用木棍、竹片或其他东西拍打其巢穴时,它们就有可能“光火”蜇人,所以碰到类似情况,一定要请专业人士处理。
本报记者 陈浩 通讯员 刘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