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实验学校
高二(6)班
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心向往之,今日终有幸前往。不过游过虎丘山、枫桥等景点后,白马涧的风景于我更别有一番情趣。
进入景区,信步走上台阶,沿着幽径向前走,两边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忽然,眼前出现了一幅十分美丽的景象。
翠竹掩映,杨柳青青,小木屋若隐若现,正如台湾作家李乐薇在《我的空中楼阁》中所说的:“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的空中楼阁。”放眼望去,山如黛眉,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显得格外幽静。
而另一旁的“云谷飞瀑”则是万静之中的一点动了。它像一条布带,从高达百米的山崖上落下;又好似青山爷爷的白胡须,又长又白;还像女孩的马尾辫,直直地垂下来。飞瀑从高山上泻下,激起一片水雾,朦朦胧胧之间隐约看见青山与绿苔间夹杂着洁白的瀑布,耳边是那清脆的流水声,“哗啦啦”,“哗啦啦”,这瀑布不似诺日朗那般雄伟壮阔,却又别有一番风味,好似娇媚无限的少女,又好像是水精灵在歌唱,我仿佛来到了仙境。
我弯下腰去,掬一泓清泉,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那清凉舒爽的感觉从我的手心传入我心中。我是多么羡慕那清泉,它能每天沐浴阳光,风儿轻抚着它,大自然亦洗礼着它。这是何其幸运的事啊!
不是消极,亦非逃避,我只是单纯地希望,世界上能有一方天地能让我远离大城市的喧嚣,让我疲惫的身心得到片刻的放松。
我艳羡嵇康,艳羡“竹林七贤”,艳羡他们能每日吟诗作画,弹琴高唱,艳羡他们亲近自然,自由而惬意的生活!
可是,我明白,我不能,但我又可以。我不能完全远离纷繁世俗,不能像“竹林七贤”那样隐居,但我能在心中拥有那一方天地。
李元格在《书院清池》中说:“从滚滚红尘中偷跑出来,小坐在如此的清池之旁,读清池如同读一部佛经。”爱极了“偷跑”,爱极了那个比喻。日里步履匆匆,如何才能偷得浮生半日闲?纵然偷得,又何有一方清池允我小憩?如李先生云:将清池珍藏袖间,走时,揣着,睡时,枕着。
一个人,他不是单独的个体,他必然生活在一个群体中,所以,人不能完全地“出世”。但若是完全地“入世”,则又会使身心俱累。因而,我们必须要在“出世”与“入世”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既要找一颗孔子般的世俗之心,又要染一身庄子般的洒脱之气,在天作飞燕,落枝成麻雀,收放自如,高下皆宜,既如君子般自强不息,又似隐士般逍遥自在,如此,日子就能演绎成一门生活化的艺术,一路前行的风景更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