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康健园/康复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9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衰患者从容应对疾病高发期
陆志刚 沈虹
  眼下冷热更迭,许多慢性心力衰竭的“老”病人开始担心病情反复。事实的确如此,据统计,每当气温呈下降趋势,时有反弹,天气忽冷忽热时期,人体皮下组织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负荷由此加重,病人的情绪及睡眠处于波动不定的状态,很易诱发心衰等心脏病。心衰患者该如何从容应对各种变化呢?

  预防呼吸道感染

  感染是心衰发作的常见诱因,已有心衰病症但病情稳定的人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易使病情急剧恶化。对于夏秋季室内空调的使用,温度不宜调得过低,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并且要保证早晚室内空气的流通,这可有助于减少感冒的发生。季节变换时患者应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一旦出现呼吸道疾病流行的苗头,可至卫生防疫站接受流感、肺炎球菌疫苗等注射,以预防感染。如出现发热、流涕、咳嗽等感冒症状,应早期、及时就诊。

  选择清淡少盐饮食

  人们要改变“菜咸好下饭”的饮食习惯,少吃含水量多的水果如西瓜等,体内摄入钠盐或水分过多,长此以往会使血压升高、水钠潴留,造成水肿甚至心衰发作。心衰患者饮食应遵循“限钠限水”的原则,一般钠盐可控制在每日3-5克以下,液体摄入量(含粥、水果等)应根据汗液和尿液的排泄量来确定,要“量出为入”,并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摄入。

  防治基础病因

  高血压和冠心病是引发心力衰竭的两大重要病因。时下早晚凉爽,昼夜温差增大。气温低时,易致血管收缩或痉挛,很多夏季降压药物减量的患者来不及适应,血压骤然升高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及心衰发作;气温高时,体表出汗较多,散热增加,血液黏稠,内脏器官血供相对减少,容易诱发心肌缺血,从而使得心衰患者“雪上加霜”。防治重点是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同时冠心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出门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或保心丸等急救药物。

  坚持合理用药

  有的药物治标迅速,可很快缓解症状,而有的药物则需要长期服用才能改善心脏功能,延长寿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所有左心收缩功能减退的心力衰竭患者都应该用,而且需早期、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所有左室收缩功能减退的心力衰竭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条件下也都应该用,并且需在医生指导下达到个体最大耐受剂量。患者应严格按医嘱用药,切忌自作主张更改或停用药物;同时应熟悉常用药的毒副作用,以利于早发现和早处理不良反应。

  做好自我监测

  心衰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如出现气短、乏力、夜间憋醒、咳嗽加重、泡沫状痰、尿少等,可能是心衰的早期表现,应及时就诊。每日检查体重及水肿情况是及早发现心衰信号简便易行而有效的方法。患者应在每日清晨入厕后、进餐前这段时间里称体重,如果3天内体重增长超过2公斤,或每天体重增长达到1公斤以上,就几乎可以肯定有水肿存在,这时可以先加用口服利尿剂,若病情出现恶化,应及时就诊。同时患者应定期拜访医生,抽血复查肾功能、电解质等。心功能测定可每6个月检查一次。

  慢性心衰是与患者长期共存的一种病理状态,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不能忽视,也无需过分紧张,懂得如何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自我保护,患者定能安然度过季节交换之际,防止病情恶化。 本版图片IC

  陆志刚(副主任医师) 沈虹

  |科|普|活|动|

  9月22日上午8:30开始,为迎接9月28日“世界心脏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在医院门诊15楼举办“夏秋之交心血管疾病防治”讲座及咨询活动,由魏盟教授领衔,心内科多位专家将在现场为市民开设四场讲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钓鱼岛岂容“买卖”特别报道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十年之变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B02版: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房颤患者防中风 抗凝治疗任重道远
心衰患者从容应对疾病高发期
广告
新民晚报康健园/康复B03心衰患者从容应对疾病高发期 2012-09-17 2 2012年09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