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有广阔的前景。上世纪90年代是第一波段,主要以家电消费为主,大量的家庭省吃俭用,积攒到一定的钱,添一台家电是普遍的消费选择。大家省吃俭用,结果把钱拱手交给了家电制造商。在这样的背景下,90年代也培养了大量的家电黑马股,如长虹、海尔、格力电器等等。到了本世纪最初10年,消费浪潮跨入第二阶段,主要的消费产品是房子和车子。同样,大家省吃俭用,结果把钱交给开发商、银行和汽车制造商。结果万科成为了大黑马,银行股也让持股者赚得盆满钵满。未来10年,很可能会有第三波消费的浪潮,也为投资者提供选择的机会。
如果要寻找未来10年的大黑马,那么从消费浪潮角度入手,也许是一个正确思路。
(2)金融产品的创新有待提高。老百姓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这是一种习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不会改变的。如果说过去大家有钱都是存定期的话,那么在过去三年,大家有了很大改变,理财产品有了爆发式的增长。从金融产品的创新来说,过去三年是理财产品的革命年,这种说法一点都不过分。现在的问题是,除了定期和理财产品之外,18万亿储蓄余额摆在那里。简单地说,老百姓不是没有钱,老百姓也不可能把钱吃光用光,大家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和选择充满着期待,在这方面,设计出更多的以低风险和周期灵活为特点的金融产品,大有可为。如果谁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谁就有可能在金融行业取得更长足的发展。
(3)银行、房产和股票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除了消费之外,钱的出路只有三个:或者银行,或者房产,或者股市。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它们是相互贯通的三个水池子。如果18万亿的储蓄太高了,如果房价上涨会提升社会风险,那么相对来说,已经跌了5年的股市恐怕就应该发挥蓄水和分流的功能了。钱就那么多,要么放在股市,要么放在银行,要么就交给房地产开发商。在不久的将来,让股市像海绵一样发挥蓄水作用是可以期待的。 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