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财经/服务指南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18万亿储蓄引发的思考
瀚民
  中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世界平均储蓄水平不足两成,但中国储蓄余额超过18万亿。按39亿GDP总额来计算,储蓄率超过50%。在经济匮乏的时代,储蓄是“笼中虎”,那么多钱放在银行里,一旦拿出来消费,就会引发很大的危险。不过,在中国经济供给能力非常强的情况下,如此大额的储蓄资金为经济增长和金融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1)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有广阔的前景。上世纪90年代是第一波段,主要以家电消费为主,大量的家庭省吃俭用,积攒到一定的钱,添一台家电是普遍的消费选择。大家省吃俭用,结果把钱拱手交给了家电制造商。在这样的背景下,90年代也培养了大量的家电黑马股,如长虹、海尔、格力电器等等。到了本世纪最初10年,消费浪潮跨入第二阶段,主要的消费产品是房子和车子。同样,大家省吃俭用,结果把钱交给开发商、银行和汽车制造商。结果万科成为了大黑马,银行股也让持股者赚得盆满钵满。未来10年,很可能会有第三波消费的浪潮,也为投资者提供选择的机会。

  如果要寻找未来10年的大黑马,那么从消费浪潮角度入手,也许是一个正确思路。

  (2)金融产品的创新有待提高。老百姓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这是一种习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不会改变的。如果说过去大家有钱都是存定期的话,那么在过去三年,大家有了很大改变,理财产品有了爆发式的增长。从金融产品的创新来说,过去三年是理财产品的革命年,这种说法一点都不过分。现在的问题是,除了定期和理财产品之外,18万亿储蓄余额摆在那里。简单地说,老百姓不是没有钱,老百姓也不可能把钱吃光用光,大家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和选择充满着期待,在这方面,设计出更多的以低风险和周期灵活为特点的金融产品,大有可为。如果谁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谁就有可能在金融行业取得更长足的发展。

  (3)银行、房产和股票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除了消费之外,钱的出路只有三个:或者银行,或者房产,或者股市。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它们是相互贯通的三个水池子。如果18万亿的储蓄太高了,如果房价上涨会提升社会风险,那么相对来说,已经跌了5年的股市恐怕就应该发挥蓄水和分流的功能了。钱就那么多,要么放在股市,要么放在银行,要么就交给房地产开发商。在不久的将来,让股市像海绵一样发挥蓄水作用是可以期待的。  瀚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人家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拍卖指南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连载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ST股票进入生死倒计时
公司再融资遇冷 五成跌破增发价
18万亿储蓄引发的思考
A股上周交易账户占比不足4%
云天化重组草案出炉
用与众不同的眼光去投资(三)
新民晚报财经/服务指南B0218万亿储蓄引发的思考 2012-11-24 2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