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1月2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履迹
在这里,认识永恒
陆海光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墓碑
  ◆陆海光

  途经莫斯科时,朋友建议我一定去看看新圣女公墓。走进公墓,果然感到震撼!这里没有阴森恐怖,也不仅仅是肃穆和宁静,绿树掩映中,到处是一尊尊极富创意的雕塑,雕塑下是不断有人敬献的花环和鲜花,整个公墓像公园,更像展示俄罗斯雕塑家艺术才华的殿堂。能够把公墓文化做到如此极致,大概要数新圣女公墓了。

  新圣女公墓里安葬着2.6万个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的名人,其中不乏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二战英雄,这里的墓地雕塑都极具创意和独具匠心——苏联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索比诺夫去世后,女雕塑家穆希娜对他墓碑的设计倾注了匠心:她用石材雕刻出一只硕大的死后白天鹅,这只美丽的天鹅是索比诺夫灵魂的化身。谁看了都会为之震撼。

  奥斯特洛夫斯基,写作那本著名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墓碑上方是奥斯特洛夫斯基饱受疾病折磨,微微仰起的身躯;他的双眸茫然,仿佛投向远方;他的一只手握拳有力地压在一叠叠书稿上,墓碑前的褐色大理石块上雕刻着伴随他大半辈子的军帽和马刀。

  19世纪末俄罗斯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死于肺结核,去世时只有44岁。契诃夫的墓碑是一尊具有俄罗斯乡村民居特色的小尖顶屋。小尖顶屋的白色墙面上有4个小凹点,看上去像蹄印。据导游介绍,那是象征契诃夫自我解剖有4个缺点。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曾影响过中国的一代青年。卓娅、舒拉和书的作者,也就是两位英雄的母亲,如今和二战中牺牲的将军元帅们都葬在了新圣女公墓。卓娅雕像的人物表情和飘动的衣服有一种飞天的动感。

  新圣女公墓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6世纪,原先这里只是一处教会上层人物和贵族的安息之地,到19世纪,渐渐成为俄罗斯各界名流的最后归宿地。20世纪30年代,原来安葬在教堂里的一些文化名人都被迁移到了这里。

  在迁移俄罗斯著名作家果戈理的墓地时,还被世人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当打开果戈理的棺椁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居然没有果戈理的头颅。后来查明,是著名戏剧家巴赫鲁申所为。原来,巴赫鲁申对果戈理崇拜至极,在葬礼举行后不久,他买通了守墓人,将果戈理的头颅取出,珍藏在家中。人们知道事实真相后,巴赫鲁申迫于压力只得将果戈理的头颅交出。但果戈理的家人在将果戈理的头颅运往他生前最喜欢的意大利途中时再次失踪。如今,埋在新圣女公墓里的仍是一个没有头骨的文学大师。让果戈理可以欣慰的是,他的墓地邻居是契诃夫。

  能够葬入新圣女公墓,对俄罗斯人来说,意味着被民族盖棺论定为对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精英。那是一种至尊。许多富有的俄罗斯新贵,企图以捐助巨款的方式,让自己在公墓里也能占据一席之地,但这种企图遭到了国民的强烈反对,因为俄罗斯人不允许金钱玷污圣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2013春运直通车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夜光杯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连载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 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 旅游
斯特拉斯福小镇
多伦多机场折腾记
在澳大利亚送礼
在这里,认识永恒
新民晚报旅游城市/世界别处B11在这里,认识永恒 2013-01-22 2 2013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