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多功能无座宝
“硬座宝”风靡网上,其实它是一个支架,让人坐在硬座上,可以托住下巴、顶着胸部,方便打瞌睡。而周老先生带来的“无座宝”更绝:它可以当作拖行李的小拖车,无座的人可以当椅子,有座的人可以当睡觉的台子,甚至它还“配备”了“吸氧装置”,用以在空气混浊的车厢内吸氧缓解疲劳。
昨天下午,记者见到了周老先生和他的“无座宝”。“我自己把它叫做‘草根出门宝’,花了不到两天时间,三四十块钱就做成了。”记者看到,这个“无座宝”的“支柱”是由平时家里都有的拖把柄做成,可以伸缩,最底下焊接了两个滑轮,下面用粗的铁丝焊成一个椅面,最上面则是另一个小一点的可折叠的平面,“下面坐人,上面睡觉的时候可以趴着,就像趴在桌子上睡觉一样。”
至于“吸氧装置”,就是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装置:两个塑料瓶,一个里面放上在药店就能买到的过氧碳酸钠,另一个装着清水,要使用的时候让过氧碳酸钠瓶里放些水,就能产生氧气。老爷子说:“只要花几块钱,就能吸20分钟氧气,车厢里那么闷、空气那么差,可能用得上。”
到上海推荐小发明
“无座的人只要带着塑料凳子不就行了吗?何必用你这个‘无座宝’?”记者故意“为难”周老先生。他像个小孩一样认真起来:“我这个能坐、能睡觉,还能拖行李,有技术含量的,我已经申请了专利,但是如果有爱心企业愿意做这个东西,送给农民工朋友乘车用,我可以只要1元钱的专利转让费;不过,我更希望农民工朋友自己动手做,很简单嘛。”
上周六,周老先生从海宁坐火车到上海来,从买票开始,一直到火车上,他都在向别的旅客推荐他的发明,“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个宝贝,都说有这个的话,买了无座票,回家也不会太累了,不少旅客还用手机拍下照片,要回去依样画葫芦。”
周老先生年轻时是中学物理老师,后来从海宁市博物馆的岗位上退休,他之所以把他的发明称为“草根出门宝”,是因为“草根不容易啊,回家过个年真的要受不少罪,而草根也是最伟大的。”周老先生回忆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两次被人所救,“一次差点被海宁钱塘江潮卷走,一次骑摩托车出了车祸,两次都是素不相识的普通人救的我,所以我一把年纪了还搞小发明,就是想回报普通的草根阶层。”
本报记者 金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