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岸故宫博物院院长在北京故宫探讨合作,这是继2009年两岸故宫“破冰”之后,新任院长的首次正式会面。
合作办展
此次会谈中,双方就继续落实两岸故宫首次院长互访达成的“八项共识”、进一步巩固深化交流与合作进行了探讨,并就2013年至2015年合作计划达成共识。冯明珠透露,此次来京,任务之一便是为了今年10月台北故宫“乾隆的艺术品位”展览,向北京故宫借文物。“台北故宫的藏品不能完全支持该主题的呈现。比如,我们缺乏乾隆及妃嫔的肖像。还有,乾隆时期艺术品制作方面受西洋影响较大,出现了一些体积较大的钟表,但台北故宫只有怀表。”据她透露,目前,借展清单已有大致眉目,约36件。“具体展品还有可能调整,但总数上限在40件。”
2009年以来,台北故宫多次向大陆文博单位借展,但因大陆并无“司法免扣押”法律,台北故宫的收藏始终无缘来大陆展出。对此,单霁翔表示相当遗憾。“这不是两个馆的力量所能办到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努力。同时,我们也需要扩展交流的面,通过装裱、临摹等技术,或数字化展示、演示,弥补目前的不足。”
共同庆生
2015年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两岸故宫将共同策划、研讨90周年院庆活动。届时,“紫禁城摄影展”有望敲响两岸院庆的“第一锣”,两岸故宫所藏关于紫禁城的清朝老照片将与两岸观众见面。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在两岸同时举行同一主题展,将是此次院庆展出活动的一个重要思路,“比如明朝展,一方展出明朝的前半段,另一方展出明朝的后半段,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整体,大家还将就此进一步研讨并继续推动。”
此外,针对北京故宫未来会落成的数字展厅,双方均表示在这方面会进行深入交流。北京故宫数字化的倦勤斋有望赴台,而台北故宫则拥有更多数字化展品,冯明珠表示台北也做了数字化的“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还有“娃娃入宝山”等在台北很成熟的数字化展品,她希望这些展品有机会出现在北京。
驻京见习记者 陶禹舟(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