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0: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1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逗宝宝 不要把他当“玩具”
王刚菊
■ 孩子虽小也希望被人尊重图CFP
  有些家长常把宝宝当“玩具”来耍逗,认为把宝宝逗哭了,再哄乐了最有意思。有的家长给孩子画花脸,教孩子作怪样……这种近乎恶作剧的耍逗往往会让孩子很难分清是非,还可能使他变得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和缺乏自尊。因此,真正爱孩子是不该把孩子看成“玩具”的。

  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的家庭教养类型对儿童性格将产生不同的影响:

  ■ 溺爱型教育,容易使孩子任性、依赖、逞强、娇气、懒惰;

  ■ 简单生硬的严厉型教育,容易使子女心胸狭窄,感情淡漠、消沉、自私;

  ■ 放纵型教育,容易形成儿童独霸、固执、自以为是、情绪不安等性格弱点;

  ■ 父母不一致的矛盾型教育,容易形成儿童沉闷、怀疑、不稳定的性格特点;

  ■ 互相尊重和关心的民主型家庭教育,容易养成儿童活泼开朗、自尊、宽容等特点。

  把孩子当“玩具”正是溺爱型、放纵型教育的混合型,可以肯定,其教育结果对儿童身心发展没有好处。但是,不是说不可以逗孩子玩,关键在于不能损伤孩子的自尊心,毫无原则地去耍逗。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孩子在欢乐的气氛中开阔眼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增强体质,有益的引逗当然是可以的。

  王刚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2013春运直通车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4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家装之窗
   第B17版:家装之窗
   第B18版:教育周刊
   第B19版:教育周刊/科学咖啡馆
   第B20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1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2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3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4版:人才/招生招聘留学移民
   第B25版:职场方圆
   第B26版:市场之窗
   第B27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28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29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30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31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32版:广告
逗宝宝 不要把他当“玩具”
让自己变成孩子的好伙伴
小朋友也有“社交” 交换礼物很正常
送礼 学会平等交往
广告
新民晚报教育周刊/早教沙龙B20逗宝宝 不要把他当“玩具” 2013-01-23 2 2013年01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