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影”这个话题在中国很是火热,对内《人在囧途之泰囧》、《西游降魔篇》相继冲破10亿票房,对外华人导演李安凭借《少年PI的奇幻漂流》再夺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对我这个电影迷来说,这就像是真正的过年。在电影院这个看似封闭又不全然封闭的空间里,我们能看到前所未见的东西,能体验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经历,能感受不同类型的情感。不能想象如果没有这个造梦的地方,生活会失去多少乐趣。看电影除了欣赏电影本身之外,观影的环境也很有讲究,借此与大家分享电影院的故事。
IMAX+3D的视听盛宴:和平影都
除了春运抢票,印象最深的非2010年的那场《阿凡达》抢票战莫属。三年前,《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经过十四年酝酿的科幻巨制《阿凡达》登陆内地电影市场。彼时IMAX3D屏幕只和平影都一家独有,于是就出现了凌晨三点去现场排队抢票,队伍排到汉口路的经典场面。还有铁杆粉丝带着板凳准备打持久战,最后逼得影院提出每人限购四张的规定。眼下这样的疯狂已难觅踪影,之后星美正大影城和万达影城也陆续配备了IMAX3D屏,而观众对打着IMAX3D的电影也不再盲目。
当然诸如《少年PI》这样的巨制,IMAX+3D还是最佳选择。试想一幕幕印度风光风情随着浓郁的当地特色音乐呈现在眼前,在危险关头那只悄悄隐藏在船舱里的孟加拉虎RichardParker突然扑向猎物而带来的刺激,在夜空下、在海面上,那成群结队的飞鱼、那惊心动魄的风暴所营造的瑰丽奇幻景象,这种全方位的视听效果是任何普通的家庭影院都无法营造的。但也只有这样精心制作的IMAX3D,观众才愿意为他的高票价买单,不然就难免有被坑的感觉了。
怀旧:从“大光明”开始
初中的时候学校难得组织校外活动,其中一个固定的项目就是去大光明看电影。虽然环境看上去已经有点老旧,但分成上下两层的一号厅还是让人隐隐感到它曾经的辉煌。后来才知道大光明原来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电影院之一。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大光明:奶黄色的外立面如同波浪中披荆斩棘的风帆,荷花形的屋顶装饰别致又霸气,而这都出自上世纪30年代沪上著名的匈牙利建筑设计师乌达克的手笔。据说当时大光明放映的都是原版片,每个座位上都装着被称为“译意风”的耳机,观众另付一角钱就可以戴着它,由专人讲解剧情对白,就和现在的同传一样。而如今我们早已习惯的空调,在当时也是极为稀罕的。在其他电影院还在使用电扇的时候,大光明率先打造了冷气间。凡此种种破天荒的独特待遇,让大光明享有“远东第一影院”的美誉,能去那里看场电影,成为了达官贵人们彰显身份的一个方式。全然不是现在我们在网上订张票,就可以立即进去观影的。看完电影,还能在疏散通道稍作停留。经过修整,这里被打造成一条讲述大光明八十多年历史的文化长廊,旧时光影一一掠过心头,仿佛抬眼就能看见昨日的花样年华。而最近一次去大光明是为了看《泰囧》。满满的场子,哄堂的笑声,与一个人在电脑前看是完全不同的心情,开心是需要互相感染的。
亲民的性价比:庆春电影院
相比较格瓦拉的水涨船高,庆春电影院从2009年开业坚持到现在30元的会员价显得亲民得多。不过有时会因为片方和院线的协议,最低票价被调整为35元;节假日也会相应调价,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性价比依然很高。影院开在田林地区的越界创意园区里,外观并不起眼,不熟悉这一带的人也许还会因为这个略有点土气的名字而直接无视它。尽管它没有大光明双层厅的气势磅礴,也没有和平影都的IMAX3D当招牌,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在我的生活里留下了很多印迹,深深浅浅的,连同在那里看过的电影,一同被保存在记忆里。还有一些特色观影厅已列入计划,例如华谊兄弟影院的导演厅和环艺的六号情侣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