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2:目击
     
本版列表新闻
90后药工传承中药传统技艺———~~~
90后药工传承中药传统技艺———~~~
     
2013年05月2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90后药工传承中药传统技艺———
一粒半夏切成108片
周馨摄 叶薇文
切好的半夏薄如蝉翼,可以透出纸上的字
药钳是师傅高志强研制的,能夹牢半夏
炮制完并煮过的半夏要在通风处自然晾干
高志强如今带出了像顾超(右)这样的徒弟,终于让这门失传的技艺得以传承
  本报记者 周馨摄 叶薇文

  手起刀落间,一粒直径不到1.5厘米的中药法半夏就被切成了108片薄如蝉翼的透明片……21岁的顾超全神贯注,屏气凝神,汗珠布满额头,这套手上功夫他已学了1年多。

  顾超是老字号中药店童涵春堂的药工,从2011年开始向师傅学习中药制作传统技艺。“其中最难的就是法半夏的手工炮制,学起来枯燥,十分考验耐心。”他说,法半夏主治燥湿化痰。切得薄,不仅美观,更有助于发挥疗效。切法半夏的技艺已经失传几十年了,2007年开始,公司成立了传统工艺小组,他的师傅高志强花了几年时间,慢慢把全套技艺一点点参透,而他成了首批传承人。

  对顾超来说,最难的不是切,而是打磨工具。切半夏用的所有刀具都得自制。“磨一个刀平面,我学了3个多月,先用油石磨,再用泥砖细磨,最后用亮管石打光,每天磨七八个小时,重复同一个动作。”他笑言,自己喜静,好动的人一般坚持不下来。

  原料的准备工作同样繁复。挑选好法半夏后,先腌制49天,再煮36小时,然后自然阴干,每天翻动2-3次,时间约为11天左右。

  “从原材料到能下刀切,一般需要6个月的准备时间,每一步都不能含糊。”顾超说起技术要领,头头是道。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他在观众面前展示了这一绝活,并通过了专家和大众评审团的考核,正式出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早教沙龙/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就业导航
   第B06版:升学指导/教育周刊
   第B07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8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9版:人才周刊
   第B10版:招生留学/人才周刊
   第B11版:人才周刊/ 招聘移民
   第B12版: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 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6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一粒半夏切成108片
广告
新民晚报目击A32一粒半夏切成108片 2013-05-29 2 2013年05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