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人物/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记湘西唯一国家级考古发掘领队龙京沙
     
2013年06月1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定要找到湘西文明的源头”
——记湘西唯一国家级考古发掘领队龙京沙
范洁
  见习记者  范洁

  或逆水行舟,或徒步山林,30年辗转只为寻觅已经消失的城池,追溯曾经恢弘的文明。作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唯一的国家级考古发掘领队,龙京沙参与了湘西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所有重大挖掘发现。

  曾有人算过一笔账,由于龙京沙的考古成果,将湘西历史从近代回溯至远古,由此推动的旅游经济数以亿计。然而,他却依然是那个单纯得近乎天真、质朴得有些粗憨的“农民”。

  考古父子兵

  见到龙京沙,是在湘西保靖县四方城的考古工地。从2007年开始,龙京沙就牵挂着这座古城。

  此前,外界对四方城的认知普遍停滞在战国至汉代,而今年年初的考古发现却证明,在唐宋时期它仍是重要的县城。这意味着,四方城重现了一个完整的封建时代城市样本,对中国历史研究意义非凡。

  还原湘西的时代序列,探寻湘西的文明源头,是龙京沙给自己的责任。同时他深知,这片土地的神秘和广袤,或许穷尽一生也只能发现冰山一角,考古工作需要接力,更需要后人。于是,他把两个儿子也拉上这条船,让他们攻读计算机、学习三维动画、研究电子绘图,在吐故纳新的同时,传承考古责任。“文物保护需要团队精神,一个龙京沙担不起来,一家父子仨也担不起来,但我希望一传二、二带三,形成网络。”

  去年,在花垣茶洞,发现大量脊椎动物化石和80多件打制石器,下一步,龙京沙想要找寻湘西早期人类活动的遗址。“永顺老司城需要我,保靖四方城需要我,花垣茶洞镇需要我,我不嫌担子重,我特别热爱湘西这片土地,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不能糟蹋,和它们在一起,我就很快乐。”

  湘西的历史与文明,正由龙京沙不断向远古追溯。

  找寻一座已消失的古城

  龙京沙第一次将探寻的目光投向里耶,并不是2002年那个震惊世界的暮春,而要追溯到1989年。那一年,几个泥瓦匠在里耶麦茶取土时意外掘出一批陶器和青铜兵器,50多处战国古墓集中出土。

  根据他的经验,湘西山区的古墓葬总是伴随古城址而建,里耶麦茶战国古墓群的发现,诉说着深埋于地下的千年密语。1996年,在距离古墓不远的里耶小学,龙京沙又发现了大量夯土和陶片,“这是古城遗迹的城墙和板瓦!”然而,他的判断并未得到认可,随着考古时限临近,他不得不撤离里耶。

  几年间,里耶古镇几乎成为龙京沙的第二家乡,古墓附近的大块夯土、小学附近的古老池塘、来历不明的瓦片构件、弃如废铁的青铜兵器,时常萦绕在他的脑海里。

  直到2002年,古城、古井、古简相继出土,沉睡了两千多年的里耶历史终于苏醒。作为“一号井”的挖掘队长,龙京沙肩负巨大压力,“古井随时有塌方危险,但放弃又觉得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十多年的坚持。”

  现在,龙京沙还会时常翻看“一号井”挖掘的记录,发掘步骤、支撑方法、地层绘图、出土情况、用工人数,记述详细。这本珍贵的笔记原件已经交付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留档保存,龙京沙手上的是复印本,“虽然是复印件,但回想起那段奋斗经历,也觉得很可爱。”

  难忍诋毁立下考古誓言

  “怀在北京,生在长沙,长在湘西”,是龙京沙半生的经历。虽然名字中唯独缺少湘西,但他却将最多的时光和心力留在这里。

  1967年,13岁的龙京沙还在体校读书,动荡中他随父亲下放到湘西凤凰县雀儿寨。“做了十年零五个月的农民。”龙京沙记忆清晰。在那个学习能力最强的年纪,一本《农业大全》被他翻得支离破碎,木工、篾工、漆工,他什么都学,什么都会。更大的收获,是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学会了苗语,“可以说无心插柳,也可以说命中注定,苗语为我后来的考古提供了极大便利。”

  湘西是龙京沙挚爱的土地,十年的农村经历,苗族好客的传统、自信的民风根植在他的记忆中。因此,当1988年龙京沙在武汉大学历史系进修,无意中读到同学间流传的禁书《百万大贫困》时,他被深深地刺痛了。

  书中的一个故事他至今记忆犹新,说是湘西深山中有一户人家,夫妻合穿一条裤子,有一人出门,另一人就得呆在家里。“一直以来,外界对湘西的印象就是穷山恶水,是土匪文化,当地人吃生肉长大,这是对湘西的丑化,虽然这里相较繁华都市偏远落后,但谁说历史上没有文明?”

  “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找到湘西文明的源头,让世人重新审视她的悠久历史,为湘西正名!”30年间,“南方长城”的考证将凤凰从无名小城推向世界,里耶秦简的挖掘更使这座偏远古镇一跃成为“千年秦城”,曾经暗自立下的誓言,龙京沙做到了。

  着了魔比农民还农民

  一柄手铲、一卷皮尺、一部GPS、一台相机,是龙京沙的所有装备。很多人赞他是“实干家”,村民们笑他“比农民还农民”,而他也确实坚信,只有触摸过每一寸土地,才有可能发现其中隐藏的历史痕迹。

  实地考察的理念传承自他的老师、湘西老一辈考古专家胡德兴。“软磨硬泡拜他为师,学得都‘着魔’了。无论坐车乘船,一定要换到靠窗的位置,一路观察土质土色、地形地貌。”湘西的土地,龙京沙记不清重复走过多少次,“哪儿是高山哪儿是盆地,哪有墓葬哪有遗址,心中完全有数。”

  直到今天,龙京沙依旧保持着这种“拼命三郎”式的工作方式,在他的住处,贴着一张作息表,规定考古队员早晨7时开工,晚上11时睡觉。然而,计划几乎从未实现,龙京沙平均的就寝时间是凌晨1时。在团队中,也永远是最早起床、最晚入睡的一个,不修边幅,不计得失。

  龙京沙每年在家时间不足两月,家人难免有怨言,“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家里装修、小孩读书都不关我事。”其实,他有苦难言,湘西这么庞大的文化遗存,这么广阔的山区水域都要走一走,“管小孩怎么来得及?”

  九死一生仍然心怀感恩

  从事考古挖掘以来,龙京沙“不知道死过多少次”。

  1993年,在保靖四方城,出土大量陶器、青铜兵器,并发现人类遗骨。一次挖掘临近结束,龙京沙洗手准备拍照绘图,不料没走出几步,身后的土层突然塌方,将两名队员卷进淤泥,幸而抢救及时脱离生命危险。

  2007年,在王村对岸的古丈河西,清理墓葬时小件器物基本出土完毕,只剩下最后一件漂亮的银卮。龙京沙刚打算整体抬起,一个电话打断了他的工作。刚起身接听,两三米高的岩壁突然垮塌,瞬间将脚下的银卮砸个稀烂,龙京沙的右手被蹭掉一块皮。

  九死一生的惊魂时刻,现在却被他笑称为“洗手神话”“救命电话”,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田野考古的艰辛和危险,尽在其中。

  尽管如此,从不推脱,从不抱怨,龙京沙将考古视为最适合自己的工作。队员们发现,在挖掘结束后,他都会小心地浇灌回填每个墓葬,“这是尊重死者,告慰古人。考古不是刻意去发现什么,但却不可避免地对原址造成破坏,所以我们要时刻心怀感恩地对待文物和遗迹。”

  背负骂名也要守护文明

  在湘西,男劳力一天80元报酬、女劳力一天70元报酬。然而考古队员出差一天的补贴才45元,5元的加班费还是龙京沙争取来的,“队员们常说,起早摸黑,还不如街上做小工。”

  经费问题制约着考古的进度,然而文保与经济的矛盾远不仅于此。“历来,考古挖掘都是背骂名的,哪里搞基本建设我们就是拦路虎,是经济发展的‘绊脚石’。”目前,我国的考古挖掘多是抢救性发掘,以配合基建工程为主。然而,考古工作历时漫长,并不是今天挖明天填这么简单,这将考古队与施工方摆在针锋相对的位置。

  遭遇的一次次困局,面对的一次次质疑,并不能阻止龙京沙保护文物、守护文明,“如果不愿意承担骂名,怕被别人指着鼻子骂娘,就什么事都做不好。”在他看来,这是文物保护事业不断完善的必经历程,“相比,我最心痛的,却是看到盲目发展留下的疤痕和伤口,如果老祖宗的东西都丢弃遗忘,我们还有什么精髓?还能传承什么文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家装专版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人物/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影视地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人才专版/招生留学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人才专版/招生留学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14版:招生留学/人才专版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一定要找到湘西文明的源头”
新民晚报人物/新视界A16“一定要找到湘西文明的源头” 2013-06-16 2 2013年06月1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