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千人计划”入选者杨光华和他的“中国梦”
~~~——“千人计划”入选者杨光华和他的“中国梦”
~~~——“千人计划”入选者杨光华和他的“中国梦”
~~~——“千人计划”入选者杨光华和他的“中国梦”
~~~——“千人计划”入选者杨光华和他的“中国梦”
~~~——“千人计划”入选者杨光华和他的“中国梦”
~~~——“千人计划”入选者杨光华和他的“中国梦”
~~~——“千人计划”入选者杨光华和他的“中国梦”
     
2013年06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恋上一座城 圆了一个梦
——“千人计划”入选者杨光华和他的“中国梦”
宋宁华
■今天上午,来自法国的两位著名毒理学家参观杨光华(右一)的实验室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整理

  34岁的杨光华身穿休闲T恤,一副阳光大男孩的模样。作为最年轻的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之一,他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放弃优越的科研条件回国创业,如今是上海比昂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近日,他将公司办公室“安家”在浦东新区国际人才城里,并在这里展开他事业的宏图。

  和他一样,在国际人才城“筑巢引凤”的吸引下,许多来自国内外的高层级人才云集至此,恋上一座城,圆了一个“中国梦”。和杨光华的访谈,就约在国际人才城二楼服务大厅的洽谈室里。

  要制造中国的救命药

  我是1979年出生的,在上海读完本科后,因为看好基因治疗的未来,申请到西班牙纳瓦拉国立大学皇家医学院基因治疗专业的全额奖学金,一头扎进即使在国际上也属于新兴高端的研究领域。

  说起我自己的专业领域,虽然技术性很强,许多人不太了解,但其实和老百姓息息相关。传统的医药治疗疾病往往难以治愈艾滋病、癌症等,一些患者还因为长期使用药物产生后遗症。如果广泛运用基因治疗,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被病毒损害的细胞结构,治好包括艾滋病、癌症等在内的不治之症。

  如果说在国外求学初期,我的“中国梦”还有些懵懂,“非典”的发生,让我坚定了学成归国的念头。“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传统的药物一筹莫展。在中国其他许多医疗领域,也是被进口药占领市场。当时我就想,学成后一定要回来制造中国自己的救命药。”

  于是,2006年,在获得国外博士学位后,我不顾导师的挽留,以及为我准备好的条件优越的研究室,论文答辩完的第二天,就踏上了回家的路。

  夫妻携手在张江创业

  2007年3月,我在张江高科技园区药谷中心成立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选择上海,因为这里容易找到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且,包括诺华公司等在内的国际生物医药顶尖企业都在园区内,我的不少朋友也在这里工作,可以了解到该领域的最新国际科研成果。”

  于是,我和同行的妻子开起“夫妻老婆店”,共同攻克世界顶尖的慢病毒载体等技术。我的妻子是我在西班牙读书时的同学,也是博士毕业,“夫妻老婆店”主要是“男主外女主内”,我白天在大学里演讲争取科研项目,妻子主要在研究室里做实验,晚上我再回到实验室不分昼夜研究基因治疗技术,经常吃睡都在实验室里。

  在张江创业初期,公司租借的是学校的实验室,只有8个人。

  “我除了每天四五个小时的睡眠,剩下的都在工作。”早一天攻克科研难关,并推向市场,就有可能多挽救一条生命,无形的动力推动着我和我的创业团队不知疲倦,和时间赛跑。

  研发成果看见了曙光

  基因治疗是世界顶尖的新技术难题,为了加快研发进度,2008年,我决定再次奔赴海外,前往法国国家科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并在法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干细胞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

  在这期间,我一方面当“空中飞人”,穿梭于国内外;更多的时候,则是通过远程电话等“遥控”安排上海公司的工作。每天上午,我先到干细胞研究所做研究课题;到了中午,再通过远程电话、视频会议布置上海公司的工作。

  (下转A2版)  (上接第1版)

  2009年,就在我国内外两头忙碌中,我的女儿诞生了,她的到来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幸运的是,多年的艰苦终于开始见到曙光。2009年底,我的技术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基因治疗技术攻关,并突破了生产环节中的关键技术,开始研发和生产艾滋病基因治疗药物等。

  今年6月,我从法国请来世界上顶尖的制药专业团队,到上海运用纳米材料生产癌细胞靶向诊疗技术药物。和传统化疗等治疗癌症方式不同,这种药物只是杀死有害细胞,不会进入正常细胞,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并提高疗效。

  再过几个月,我们研发的基因细胞治疗心脏病技术也将在临床上应用,上海东方医院等都是合作单位,更多的患者有望从中受益,甚至挽回生命。

  动员朋友一起“圆梦”

  2011年底,在国家“千人计划”答辩结束后,我再次回国,继续圆我的“中国梦”。

  不但我自己想“圆梦”,我也希望越来越多海外的中国人和我一起,把所学用于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在我多次“游说”下,国际基因治疗的泰斗级人物——67岁的华裔美国终身教授罗盖,决定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举家回国,加入我们的团队中,一起攻克世界医药难题。我觉得,对他最具吸引力的劝说就是: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先进的医疗技术能救助更多的中国人。

  经常有朋友回国考察创业环境,我往往为他们定制“两日游”行程:第一天参观国际人才城服务中心、周边银行、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当天晚上就在人才城楼下吃千岛湖大鱼头,入住人才城酒店。第二天走访张江高科技园区,看看周边云集的国内外顶级生物医药等企业,晚上到张江地铁站饭店吃顿美味的晚餐,感受周边交通、餐饮等配套设施。几乎所有朋友第三天就申请在这里办公司了,和我一起圆“中国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专版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阳光天地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连载
   第A29版:阅读
   第A30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31版:市场之窗/家电
   第A32版:健康/市场之窗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咨询
   第B09版:旅游咨询
   第B10版:旅游咨询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恋上一座城 圆了一个梦
因为有梦
首位“乘客”搭“蛟龙”号今下潜南海
用科技手段保申城最大水源地平安
环境污染犯罪 司法解释施行
女青年施援手扶起89岁老人
报头
广告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恋上一座城 圆了一个梦 2013-06-18 2 2013年06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