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分之一国土“高烧”
昨天,南方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强高温天,浙江新昌的温度甚至达到了43℃。
中央气象台昨天下午3时监测资料显示,四川、重庆、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湖南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现高温,35℃以上的高温覆盖面积约15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40℃以上覆盖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两项指标均达到今年以来最大值。
除了高温覆盖面积创新高外,全国还有167个监测站出现了今年以来当地最高气温纪录,主要都分布在江淮和江南地区。其中,最高气温“前十”榜单中的城市均超过41℃,上海、杭州、重庆三个省会级城市的气温也同时达到40℃。自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两个或以上省会级城市在同一天气温超过40℃的情况较罕见,此前更是从未出现过同一天3个省会级城市热到40℃的情况。
夏季降雨带明显北移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分析说,我国夏季降雨带北抬,或许是导致南方地区近期出现极端高温热浪的原因之一。据统计,自2001年起,我国夏季降水带明显北移,今年入汛以来,我国降水分布总体呈“北多南少”的特征,“北涝南旱”的变化趋势正在形成。今年7月,湖南、贵州、浙江、上海、江西、重庆等南方省份降水量只有55.6毫米,远少于常年同期的163.9毫米。而华北地区今年7月降雨188.6毫米,明显多于常年同期。气候专家表示,夏季雨带北抬,南方降雨减少,夏季出现高温热浪的频次将会增加,强度会增强,干旱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