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社会·生活/长三角
     
本版列表新闻
每个周三日,安吉杭垓镇把政府“搬进”农家~~~
每个周三日,安吉杭垓镇把政府“搬进”农家~~~
每个周三日,安吉杭垓镇把政府“搬进”农家~~~
每个周三日,安吉杭垓镇把政府“搬进”农家~~~
每个周三日,安吉杭垓镇把政府“搬进”农家~~~
每个周三日,安吉杭垓镇把政府“搬进”农家~~~
每个周三日,安吉杭垓镇把政府“搬进”农家~~~
每个周三日,安吉杭垓镇把政府“搬进”农家~~~
     
2013年10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个周三日,安吉杭垓镇把政府“搬进”农家
办公楼变空屋 农家院传笑声
陈毛应 梅璎迪
  本报讯(通讯员 陈毛应 记者 梅璎迪)近日一大早,浙江省安吉县杭垓镇干部王秀龙和陈鑫一道,与往常一样,开车来到溪村潘德武家上班。这是近期镇里出台的举措,全镇66名机关干部每个星期三以2-3人一组,组团到设在22个村民党小组家的“联村驻组工作站”去上班,和当地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直接听取民意。

  说来也怪,自从潘家小洋楼大门边新挂了一个“联村驻组工作站潘溪村第四党小组”红牌子后,每天吃完晚饭,潘家的院子里就坐满了左邻右舍,村民们坐在一起常常为了一句话而争得面红耳赤,争论中不乏有真知灼见。

  新修一条林道就是在那天晚上争论的焦点。原来,安吉远溪坞山盛产毛竹,60万斤的产量却因为没有林道通进山里,人工运下山来每百斤最低也要18元钱,如果车运就只要6毛钱。可是建林道就要砍掉一些村民的毛竹,有人同意有人不乐意,意见始终得不到统一。王秀龙一一走访了涉及的42户村民,对3户漫天要补偿费的村民一起算长远账,亏点小利赢大利,终于获得了所有村民的认同,一个多月后一条通往深山的林道建了起来。

  村党支部书记潘建钢深有感触地说,“镇干部与当地百姓熟了,感情深了,信任感就强了,加上自己用行动感化,干部从中不会得到一分钱的好处,再难的问题也就不难了!”

  “以往镇干部下村都是到村委会,听村干部的介绍,有些反映村干部的刺耳的事或者村干部办不了的事,镇干部也很难听到和看到,而现在把‘联村驻组工作站’设立在农家,镇干部是自己作‘馍馍’,而不是吃村干部咀嚼过的‘馍馍’,工作就更有主动权,解决问题就会更快更好。”镇党委书记王有富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留学招生/人才专版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大学生活/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4版:专版/教育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08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办公楼变空屋 农家院传笑声
吴中太湖蟹品质不减
母婴服务员月薪近五千
温州“慈善地标”启用
三年后部分河道可游泳
湖州推出南太湖毛脚蟹品牌
养子养母两度对簿公堂
上虞购物节成为市民嘉年华
新民晚报社会·生活/长三角A26办公楼变空屋 农家院传笑声 2013-10-09 2 2013年10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