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0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红色预警不仅属于气象局
方 翔
  方 翔

  昨天,你的孩子放假了吗?在上海气象局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之后,有些学校宣布当天停课,而有些学校因未收到市教委的有关通知而继续上课。作为气象预警中最高等级的信号,暴雨红色预警中的“防御指引”中就有“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这一条,但由于这仅仅是气象局的建议,而主管部门并没有出台具体的政策,使得不同单位在执行上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近年来,突发恶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正变得越来越高,如果人们能够尽早收到预警信息,做好相关的防范工作,就可以将灾害带来的损失尽量减小。为此,不同的部门也会发布相应的预警信息,像气象局有各类极端气象预警,防汛信息中心则是高潮预警等,而有关部门也会根据自己的判断来给出一定的指引。然而在具体的实施上,这些指引能否最终成为有效的措施,却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从目前全球的情况来看,各国对于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处理在向事前预防方向发展,例如美国的综合公共告警系统、日本的地震和海啸预警系统,通过告知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即将来临,并告知公众如何预防,尽可能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但在具体的实施上,各国也遇到过不少的问题,如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曾经发出过错误的预警信息,造成了一定的恐慌。

  回到上海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前两年的台风预警中,也发生过气象部门发出预警,主管部门立刻宣布停课、停业,但随后台风并没有真正到来。有了预警,到底是不是停课、停工,究竟是听气象局,还是其他主管部门,不同的单位做出不同的选择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区域防灾计划启动警戒机制和应急机制,可以进行全面、有序、高效的防灾部署。但是在接到预警通知后,如何根据事先制定的区域防灾计划启动警戒机制和应急机制,进行全面、有序、高效的防灾部署却还有待完善。气象灾害的应急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涉及到管理学、公共安全、运筹学等多个领域,但归根结底,是由多个担负不同任务的部门有机组成,只有各司其职、协力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和对社会的冲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留学招生/人才专版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大学生活/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4版:专版/教育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08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旧区改造贵在公开公正
高水准与低票价
“门票经济”阻碍旅游质量提高
点“石”成金
蚕食
红色预警不仅属于气象局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红色预警不仅属于气象局 2013-10-09 2 2013年10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