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丁远从理论到实践的做法很有说服力。就说2006年他设立的“半懒人投资组合”,运用的方法在理论上与其他人没有重大差别,他确立了选股七项标准:
● 其他应收款/总资产<10%;
● 其他经营性现金流入/总营运现金流入<10%;
● 其他现金流出投资/总现金流出投资<10%;
● 非营业收入/销售额<10%;
● 营运现金流量>0;
● ROA>7%(连续三年);
● P/E<20。
他选用的都是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根据这些标准选出来的股票最终跑赢了大盘,说明价值投资理念在中国投资是有用的,问题是很多人不去分析财务报表。丁远认为中国现在的财务准则与国际准则相比差别很小,已99.9%接轨,问题不在制度制定上,也不是制度执行的要求上,而是制度执行结果的使用上,这么多信息有多少被投资者包括机构有效使用?这是最大的问题。
丁远举了一个例子,2001年银广夏造假事件被揭露出来,投资者损失很大,但是,现在回头看,很多投资者当时根本没有研究过银广夏的财务报表。1998年,就是银广夏造假的前一年,财政部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须披露现金流量表,银广夏也披露了。丁远看了1999年之后银广夏造假这几年的财务数据,发现经营性现金流量一直是很大的负数,就是说损益表里造了很多虚假的销售和利润,但是,由于这个利润是假的,所以都记在应收款中,现金流量就是负的。因此,如果看了当时公司提供的财务信息,是可以看到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