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九生化重创融资者
从10月份到本周三收盘,跌幅最大的是2只重组概念股,一个是昌九生化,一个多月下跌54.44%,另一个是冠豪高新,跌幅也高达43.82%。这两只股票都有重组概念,如今都是预期破灭导致大跌。
昌九生化是令投资者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只股票,这只股票真正的大跌是从11月4日开始的,到本周三已经持续7个跌停板。之所以从这天起连续跌停,是因为这天宣告重组预期完全破灭。
去年12月28日,昌九生化发布一个关于赣州稀土资产注入的公告,公告中虽然赣州市国资委表示“没有将市属国有稀土资源、资产注入昌九生化的考虑”,但是,投资者理解为“具备上市条件时有将稀土资产注入昌九生化的考虑”。赣州稀土借壳上市的预期导致昌九生化股价从14.79元一路上涨到最高的40.6元,涨幅高达174.5%。但是,11月4日威华股份发布公告称与赣州稀土进行资产重组,意味赣州稀土借壳威华股份而不是昌九生化,于是,昌九生化连续跌停的悲剧上演了。
连续7个跌停带来另一个极大问题,因为这只股票是融资融券的标的物,很多投资者进行了融资操作,连续7个跌停板,由于成交量很小,融资买入昌九生化的投资者连止损卖出的机会都没有。这样,不仅投资者损失大,连带券商都出现“黑天鹅事件”的风险,可能面临投资者无法还钱的风险,因为成交量太小要强行平仓也无法实现。目前,方正证券等几家券商已经将昌九生化调出融资融券的范围,就是不允许借钱买这只股票。
冠豪高新同样如此,今年初上涨了4倍,6月初停牌重组,但是,10月28日公告称重组失败,复牌连续2个跌停,一个多月下跌了43.82%。两个案例再次说明,不要盲目博重组题材。
牛股纷纷调整大幅下跌
除了重组股,各种题材股风险也很大,特别是股价大幅上涨之后,盲目追涨风险巨大。10月份至本周三收盘,跌幅居前股票基本上是题材股,而这些股票都是今年前9个月大涨的牛股,说明涨幅越大风险越大。
今年前三季度,是题材股的天下,从文化传媒股、游戏股到上海自贸区概念股,一轮轮的炒作令这些股票股价飞涨。比如,游戏股的中青宝、神州泰岳、北纬通信、天舟文化等,文化传媒的华谊兄弟、光线传媒、江苏宏宝、华谊嘉信等,上海自贸区概念股的外高桥、百视通、上海物贸等,在9个月的时间涨幅翻倍以上,中青宝最高涨幅高达8倍。
然而,短期暴涨风险伴随而来,因为以目前的业绩实际上很难支撑如此高的股价。所以,进入四季度之后,这些题材股出现了大幅下跌。如顺网科技、华谊嘉信、华谊兄弟、光线传媒,10月至本周三,跌幅都超过40%;上海钢联、拓维信息、神州泰岳、北纬通信、中青宝、天舟文化、江苏宏宝、百视通、外高桥等跌幅都超过30%。
股价大幅上涨还引发了大股东减持,外高桥大股东——外高桥集团11月7日至11月12日,就减持了3000万股,公司表示,减持股份是为积极落实国家战略,筹集资金加快自贸试验区建设,但是,减持也不可避免地对股价产生冲击。
冷静理性对待题材股
应该说,今年前三季度对于题材股的炒作,也是有一定理由的,对于文化传媒、电子、网络等新兴产业股的炒作,是市场对于经济转型的一种预期,不少新兴产业的公司也体现出较高的成长性。
但是,炒作过度必然带来风险,因为股价涨幅远远超过业绩涨幅,而且,有些预期是不确定的,比如,今年很热门的游戏收购,从预测业绩来说,未来业绩都很高,但能不能做到实际上还是不确定的。中国几家很好的游戏公司在美国上市,但美国投资者给出的估值并不高,市盈率远远低于A股游戏公司,以至于盛大选择私有化退市。
所以,题材股的炒作虽然带来赚钱效应,令人眼红,但投资者还是要保持冷静,理性参与,千万不要在高位站岗。今年连续三个季度上涨之后,题材股四季度出现回调,显然是一种很正常的市场波动。我们不知道下一轮市场的热点是什么,也不能说题材股就没有机会了,只是投资者要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把握机会。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