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评选的公平和公正, 十大青年设计师的评选对报名选手在年龄、工作年限、工作业绩、理论水平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经过书面材料初评和公示,首轮共评选出30名入围候选人(公共建筑和住宅装饰)。入围候选人再进入第二轮5分钟现场演讲PK环节,由近30位评委进行综合评分。经工作人员现场统计分数,最后根据综合分数排名,现场公布10名公共建筑和10名住宅装饰“双十大优秀青年室内设计师”。这么透明和严格的评审程序在同类型的评比活动中实属少见,获评设计师实属名符其实。
来教授同时谈到“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室内设计向上要结合建筑设计、室外景观设计,向下要考虑软装设计,这已经广泛被青年设计师所认识和接受,对他们的创意思路和格局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种思想上的突破将极大地促进我们国内设计师赶超国际设计水平的速度”。人与自然、与人居周边环境的完美结合才是好设计的根本。
在谈到十大优秀青年设计师如何发挥行业模范带头作用时,来教授说,本届入围的设计师在演讲中很多人都提到了作为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和公共道德。有选手认为室内设计是有责任的服务,室内设计虽然是属于服务业,但它不仅要对业主当下的居住空间负责,还要对将来的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生活居住空间负责;也有选手提到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把传统优秀的生活价值理念通过室内设计推荐给业主,这是当代设计师的社会责任;还有选手提到,作为优秀的设计师,不仅要做好高端的、大型的项目的创意设计,也要关心普通市民甚至低保市民的家居环境设计,通过运用功能和规划设计等自己专业知识,来帮助他们提高生活品质。青年设计师的这些意识,都是我们行业所需要倡导和发扬的品质。
对于未来,来教授说 ,“上海有着非常浓厚的海派文化,是非常有创意的城市,有国外设计师所没有的大平台,有国家高速发展的大市场,我们青年设计师只要把握机会,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文化艺术方面的素养,注重科技知识应用,关注社会责任,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出一些设计大师,实现跟国外的同行平起平坐、平等对话,这还是有希望的”。 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