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在艺术评论界,运用词汇真的越高级,越高明?
■ 南柯二梦(网友):艺术评论与词汇的高级与低级没有多大关联,其主要的是切中要点。正如大雅的东西往往会流露出大俗,但大俗也可表达大雅。
■ 吴楚宴(网友): 写作过程中,把“说话”提升为“话语”即可。话语近于心声。把“说话”修筑成“词语”之堡垒,那就不好了。
■ 郜少华(网友):真正有学问的人总是能够把深奥的问题阐述得清楚易懂,而一些没有学问的人则常常把本来简单的事情描述得复杂高妙,以其显示自己的有学问。
■ 胡耀兮(网友):朴实的文风是一种个性化的个人特点,艺术批评也是要有自己的风格和间架结构才好啊!
■ 儋耳叶落(网友):我们一些评论家撰写评论,不是不可以用这些词汇,而是不能滥用,整得通篇专业术语,实际是卖弄其“内行”,给人一种高深假象,恰恰证明他肤浅无知,无法解读作品内涵。著名评论家不见得对每幅作品都能吃得透,就如同著名画家不见得每幅作品都成功。我们需要的是准确诠释到位。过分的夸张放大蒙不了人,过分的诋毁也掩盖不住作品的光辉。要以理服人,要让人心服口服接受。
■ 第一个漂泊者(网友):从观念角度无法判断主张“高级词汇”的更好一些,还是主张非高级词汇的更合适。那只有借助“目的论”才能够解决问题。不管是主张“高级词汇”还是其它都无所谓好坏,我们该反对的不是“高级词汇”,而是没有实现目的的词汇。 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