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的原票,是由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雕刻凹版制,面值3分,以红为主色,刷有红、朱红、绛红,因曾被误认为是印花税票,而得名“红印花票”。其实,它是上海海关于1896年9月印制的原拟用于报关单上贴用的收费凭证,后因商人反对,未能实施,从未发行。1897年清政府国家邮政为应急需,便利用上海海关未发行的“红印花票”加盖改作邮票。在加盖之前,仅取出2全张共200枚,用于馈赠中外高级官员、存档加盖设计等,其余全部用于加盖改作邮票。因此,未经加盖的红印花原票,存世量很少。
未加盖的红印花原票并不是邮票,未被列入中国邮票之中,但是它是红印花加盖票原票,被集邮人士视为“漏加盖的变体票”。是华邮中的特殊票品,所以成为稀世珍宝,被列为“华邮四宝”之首。
红印花原票名称曾起争议,其起因,主要还是由于“华邮四宝”或改名的“红印花四宝”,当年周今觉认为红印花原票虽名为印花税票,但从来没有当作印花税票使用过,反而加盖改值当作邮票用,成了红印花邮票,在中华邮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红印花原票,当然应该成为变体票,所以主张列为华邮四宝之首。因而引起了集邮人士对于红印花原票名称的争议。争议的结果,并无定论。最后还是依照黄建斌的主张,仍旧用“红印花原票”的名称,到今天已普遍为集邮人士共同接受。
集邮界中向来就有“华邮四宝”的名称,这四宝包括①红印花原票,②红印花小壹圆票,③红印花当伍圆倒盖票,④北京老版宫门贰圆中心倒印票。后来中华邮票会在民国16年(1927年)4月10日开会,会中通过周今觉的提议改定华邮四宝。将前述“四宝”中的第四宝剔出,改列为民国四珍之一,而以“红印花小贰分倒盖兼覆盖邮票”取代,合成红印花四宝。红印花四宝和民国四珍,又称前四宝和后四宝。不过变来变去,红印花原票始终还是四宝里的老大。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