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冰山漂走
“雪龙”号破冰船2日成功将被困在俄罗斯科考船上的52名乘客救出,3日撤离密集浮冰区时,“雪龙”号右舷密集浮冰区出现一座大冰山,长约1公里,最近距“雪龙”号仅1.2海里,横亘在撤离路线前方。目前,只能等冰山漂走后“突围”。
据“雪龙”号船长王建忠说,这片海域正值天文大潮,海水涨潮和落潮的规律非常特殊、复杂。涨潮期间,海冰会整体随海水升高2米多,落潮时间很快,冰山与浮冰随着海水剧烈变化。目前只有等大冰山漂走,再从密集浮冰区突围。
漂浮冰山由南极大陆降雪常年挤压而成。降雪经挤压,逐渐推移到冰川或冰盖末端,进而断裂分离,漂进大海,形成冰山。一座座冰山看上去虽然很美,但却是船舶航行大敌,因为露出海面的只是“冰山一角”,海面下的冰山至少还有6倍大。
无法强行破冰
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3日晚接受采访时说:“‘雪龙’号所处的区域一直冰脊非常复杂,当时营救俄罗斯人的行动之所以迟迟没展开,也是受到了严重复杂冰情的阻拦,最后‘雪龙’号坚持在那里完成了对52名俄罗斯人的营救行动。”
针对有媒体报道“雪龙”号被困住,甚至面临新险情,曲探宙认为,严格地说,“雪龙”号在撤离时遇阻,机动性能还在,跟被困住和遇险并不相同,媒体的报道不客观。他表示,这跟俄罗斯受困的“绍卡利斯基院士”号情况不一样,俄船是一点机动性都没了。
曲探宙说:“预计4日会有一个大的气旋要经过该区域,气旋经过过程中会带来比较强的风和涌浪,这种情况下对破冰造成困难,也可能会使外海的浮冰向船舶停靠区域进一步集结。目前,虽然澳大利亚‘南极光’号和‘雪龙’号相距不到3海里,且两艘船都有破冰能力,但在冰情严重的情况下,强行破冰效果不好,所以还需要等待时机,配合天气的变化和海冰情况的变化采取行动。” 钟禾
相关链接
“雪龙”号
“雪龙”号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雪龙”号技术性能先进,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含0.2米雪),属国际领先水平。自1994年10月首次执行南极科考和物资补给运输任务起至2012年,“雪龙”号5次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