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考验
连日来,上海交响乐团已先后在慕尼黑海格力斯音乐厅、纽伦堡名歌手音乐厅、埃因霍温音乐厅、杜塞尔多夫市政大厅等举行音乐会。上交中提琴演奏家郭玮埼说:“每个音乐厅的音响环境都非常棒,坐在舞台上都能感受到乐队声音形成的整体包围感,让演奏员们完全置身于音乐之中非常投入。听众反响热烈,当然也在情理之中了。”在这些音乐厅里,记者无论是坐在前排还是到最后一排,都能感到舞台上传来的乐声十分均匀与灵敏,乐队如稍有参差不齐,就都会被听得清清楚楚。因此,在这样的音乐厅演出,对乐手也是巨大的考验。为了适应不同的音响环境,上交每次演出前的走台时间也大为延长,指挥余隆反复要求大家要控制好心理节奏,注重相互倾听和体现音乐表情。演了5场音乐会,上交的乐手们都很有感触,长笛首席胡喆认为:“如果上交音乐厅的音响指标也能达到这样的标准,那将会对乐团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独特的音响
昨天,记者在参观正在建造的汉堡市易北河音乐厅时,担任音响设计的丰田泰久证实:“德国的交响乐团全球著名,除了拥有深厚的古典音乐传统之外,音响环境优秀的音乐厅,也是促使乐团保持稳定水准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位为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圣彼得堡马林斯基音乐厅、东京桑德利音乐厅等设计音响环境的大师,还为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进行了音响设计。他认为:“优秀音乐厅的音响环境非常敏感,乐手演奏时不需要把力气花在提高音量上,而是更多地倾注于音乐感情的表现,可以更为淋漓尽致地诠释音乐的内涵。欧洲的优秀乐团大多实行驻厅模式,不同的音响环境,还能促使驻厅乐团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介绍说,建造在港口仓库建筑上面的易北河音乐厅,将更注重具有亲和力的音响环境,让听众与乐团、听众与听众加强心灵的感应和交流,今后的驻厅乐团将会让听众感受到音乐之家的氛围,同样,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投入使用后,也将为听众营造独特的音响气质。
鉴赏的能力
经常在国内外演出的上交演奏家们,对不同音响环境的音乐会效果颇有自己的理解。胡喆感慨地说:“国内不少花巨资新建造的剧院,多数拥有所谓的专业音乐厅,虽然外形和设施很豪华,却很少愿意花钱进行专业音响设计。在有些音乐厅演出,由于反声过于迟滞,音响环境不尽如人意,坐在舞台上的乐手不得不竭尽全力演奏,各个声部之间相互都很难辨清,台下的听众又怎能享受到满意的欣赏质量?”事实上,即使是上海的各个音乐会演出场所,听众席不同区域音响效果相异的状况也普遍存在,在有的场所听音乐会,音响效果混沌一片,乐手错音冒泡也会被淹没,确实很难提高乐团的表演实力,也难以培养具有音乐鉴赏能力的听众。
资深记者杨建国(本报汉堡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