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2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离“设计奥斯卡”还有多远?
黄伟明
  ◆ 黄伟明

  在我看来,红星奖缺的首先是百姓的参与。奥斯卡参评影片全部是上一年院线中接受观众检阅的影片,票房当然是取舍的一个重要因素。红星奖的《章程》也规定“参评产品应在过去二年和未来一年中上市销售的产品”,但我不知道这些产品的业绩,如果曲高和寡呢,是否专家叫好市场不叫座。

  百姓参与,不是指百姓参与投票,因为评委们大都是这一领域的专家,自然具有大把的发言权;百姓的参与大多是用“脚”投票,产品是否高大全、价格是否白富美都成为他们取舍的因素。再好的产品,价格不合适,百姓同样会弃之而去。

  还有呢,我们在网上随机找了一款红星奖获奖作品——盲文点读机。这款产品的发音器仅有卡片大小,机身与按键分别使用橡胶与塑料,可以清楚分辨按键的位置。还有背面扎凸点、正面摸读盲文的设计,还有按键周边倒角斜面设计,亮丽的颜色与黑色相结合,弱视儿童也可轻松找准。专家说,这是一款很懂盲童的产品,原来设计师们设计前参加了“黑暗中的对话”体验活动,感同身受后方有此人性化设计。此款产品获奖时还未上市,去年首批产品被送到一所盲童学校。写此文时,笔者搜遍网络,没有发现产品走向市场的任何迹象,什么原因?红星奖的意义呢?

  再者,红星奖的宗旨、评奖程序,几乎当今国际上所有的概念它都有了,国家战略也有了,我们仔细揣磨获奖作品,发现国际范儿很足,这显然与国际设计领域的大牌评委喜好有关;民族性不够,可能还与我们当下的设计教育过度国际化有关。总体而言,红星奖的理念有了,实际操作中就矮了,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抄袭就自然而然了,于是中国传统中的设计养分被挤出,清新喜感的中国风就被关在了获奖的门外。

  业内专家说,“设计就是以貌取人”,是以创新之“貌”征服市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智者说,“貌”由心生,这“心”就是民族性、亲民性和清新中国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我的乡愁我的梦·特别报道(下)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2014索契冬奥会
   第A09版:2014索契冬奥会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邮珍赏析/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本期导读
创意以“貌”取人?
离“设计奥斯卡”还有多远?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B01离“设计奥斯卡”还有多远? 2014-02-08 2 2014年02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