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 真实存在
从第一周播出开始,网友们即乐此不疲地挖掘全智贤在《来自星星的你》中使用过的大牌服装、首饰、护肤品,以及汽车、手机、电脑、冰箱、玩偶等各种周边产品,她在剧中用过的同款服饰和化妆品,在剧集播出后都能以惊人的速度销售一空。
相比之下,为何国产电视剧植入广告就显得生硬粗糙呢?从事广告分析和营销超过10年的纬岭传媒总经理彭福利分析说,其一,韩国电视剧制播合一,制片方可以根据剧本,选择更合适剧情的品牌进行植入,而国内的广告客户往往通过导演、制片人、编剧各个渠道“击破”剧组,“但搞定一个人是不够的。植入广告其实是配合战”。
其二,演员不断高企的片酬导致国产电视剧的制作成本近年来火箭式上升,《我们结婚吧》的导演刘江就曾无奈地表示,整部剧成本超过7000万元,要精雕细琢只能“开源节流”,于是该剧的植入式广告多达49个,字幕表上的鸣谢单位超过80家,如此扎堆,要植入“自然”实有难度,也难怪有厂商因为剧组没能按合约将该公司产品准确植入而拒绝付款,“花了40万元,连产品名都没说清楚”。
其三,缺乏相关的法律监管,对“干扰观赏或令人觉得牵强”的生硬植入,观众目前只能听之任之,投诉无门。彭福利最后还特地补充说,“植入”本身的争议性和话题性如今也被不少商家视作一种“病毒式传播”。
监管 告别“真空”
目前看来,要规范国产电视剧中的植入广告,首先要鼓励出品方在植入数量上进行自律,在制作技巧上让产品、品牌更自然地融入影视作品中,这对观众和广告商来说,都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其次还盼望“植入广告”能够早日告别缺乏监管的真空状态。中国香港、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对电视剧的广告植入进行严格的监管。修改后的韩国《广通法》规定,广告植入须占总播出时间的5%、占总画面的25%以下,并有专门机构进行监管。去年同样由SBS制作的《那年冬天,风在吹》就因“植入广告过度”而被韩国广播通信审议委员会提出警告并被处以罚金。利剑高悬,方能让中国电视观众早日告别密集、粗糙、生硬的广告植入。
本报记者 孙佳音
相关链接
韩国“全销女”
韩国近年来一直都有“全销女”的说法。“全销女”,就是指拥有超高人气,能够拉动她们在影视中使用的各种赞助商品迅速销售一空的女艺人。有韩国第一美女之称的金喜善在韩剧《信义》中背的品牌包,商家配合该剧开展预订,18天内预售量突破500个,而就韩国之前的行业经验,此类预售很少超过200个。植入广告对于韩国本土手机、汽车全球销售的拉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