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2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给外孙当司机
李兰海
本版插图 邹勤
  ◆ 李兰海

  让贤跳槽再就业

  过去在单位上班,虽然说不上日理万机,但也每天忙忙碌碌。退休了,无奈只能接下“家里蹲公司总经理”的“职务”:老伴退休返聘,继续在“发挥余热”,女儿、女婿正为咱们国家的经济建设作贡献,一个小外孙在托儿所“深造”,这“总经理”也就非我莫属。

  想当年咱在部队练过:“玩得转刀枪,捏得住针线”,买、汏、烧、缝、补,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倒也难不住。但这个“官”做得吃力不讨好,又没“社会效益”,于是,一直想“跳槽”。

  机会终于来了:老伴第二次退休回家,我赶快让贤;小外孙考上了上外附小,需要有人接送。学校离我们家虽然不远,走汶水东路也就四五公里路,但没有公交车可达,而且汶水东路又没有非机动车道,接送不方便、不安全,我就怂恿女婿女儿买车,由我给小外孙当司机。老伴反对:“老头子开什么车!”她却不晓得,此前我已经瞒着她,悄悄考出了驾照。

  终于,我“再就业”,给外孙当了司机。外孙从此成了我的“老板”。在此后六年的时间里,每天上下学接送,所有校外活动用车,都由我负责。

  学校门口社交忙

  我是一个非常敬业的司机。每天早早起来,围着我那辆别克君威转悠:看看胎压足不足、玻璃干净不干净、灯光好不好,踩踩刹车灵不灵。等我一切准备就绪,“老板”也从楼上下来了。待他上车后,我就开车上路,他也开始“上班”:拿出复读机开始学外语。虽然路上只有二十几分钟,但几年下来,也积累了不少英语单词。

  “早班”下班后,一个上午或看书,或打球,或散步,依然精神抖擞,一改过去慵懒、无聊、烦躁的情绪。中午饭一般是:一杯红酒、一盘蔬菜沙拉、一盘洋葱炒肉丝、一个馒头,自己烧,自己吃,吃得津津有味。酒足饭饱后,再美美地睡个午觉,看看时间,又该上“中班”了。

  学校5点30分放学,我4点钟就出门。一是早点去给汽车在交警默许的地方抢个位置,二是为了去参加“社交活动”:学校门口聚集了N多驾驶员,大多数是年轻的家长和一些专职司机。因为我年龄最大,他们都管我叫“领导”,不过对我的驾驶技术实在不敢恭维,为了照顾我面子,有的问:“‘领导’,驾证考出的时间不长吧?”有的说:“熟练工,多开开就好了。”有次去得晚了,已没有合适的位置,一看两部车子之间有个空当,就想靠进去。忙活了半天,要么车头不肯进去,要么车尾翘在外面。他们站在边上笑,这时我只好摆出“领导”的“威势”:“小丁,来来来,帮‘领导’把车停好。”小丁上来,两把三把就把车稳稳地停好。对他娴熟的技术,我内心由衷佩服,趁机向他虚心请教了一番。看来“领导”只有“放下架子”,才能提高自己。

  由于我外孙字写得比较好,老师给他评语:“看你的作业是一种享受,你是老师的宝贝。”还把他的作业本作为范本在各班传看。两年级开始,学校“每日一拼”的黑板就由他出。他功课好,又多才多艺,在学校就有了一点小名气,因此有的家长也认识他。每当这些“司机”在我面前表扬他时,我嘴上说“一般、一般”,心里那个美滋滋的味道就甭提了。

  车厢内笑声不断

  总算看到他从校门出来了,我快步迎上去,接过他手中的书包,摸摸他的头,捏捏他的手,要不因为我是个大老爷们,真想亲亲他。上车后他就把学校里一天发生的“八卦”、趣闻、考试结果讲给我听,一路上笑声不断。我呢,也会抓机会因势利导,给他来点“车厢教育”。

  一次,坐在他前面的一个女同学骂他,他上课时就在她的背上写字、画画,在人家雪白的校服上,留下了他的“墨宝”,回家后害得他妈妈连夜给人家家长打电话,表示歉意,并且一再要求把那件脏衣服拿来,由我们洗净熨平,再送回去。之后,还让他写了一封道歉信给那位同学。他们后来成了好朋友。我在车上听了前因后果,告诉他:这事我也干过,不过是给人家后背贴纸条。你小子,可别遗传了我的坏毛病啊!下不为例哦!

  一天放学,他一脸不高兴,一问才知,数学考砸了。那天正好下大雨,我就问他要不要开车走?他说:“当然了,你开慢点不就得了。”“所以呀。天下再大雨咱也得走,一次考得不好又何必不开心呢?下次仔细点不就行了。”我顺势开导他。小脸这才有了笑容。后来有次他告诉我:“这次英语考试本来我是第一名,后来改成第五名。”原来试卷发下来后,他发现其中一题错了,而判了对,就举手报告了老师。我的外孙渐渐长大了,知道名次、分数不重要,诚实才是最主要的。“车厢教育”发挥了作用,让我很是欣慰。

  红灯治好坏毛病

  “老板”一到冬天就有个毛病——赖床。明明他起床晚了,偏偏命令我开快车。我不肯,他就讽刺挖苦,什么技术不过硬了,如果老爸、老妈开怎么怎么样了。经他一“挑”,我只好“上山”,加大油门,原来要开十七八分钟的路,有时开十二三分钟也能到。他下车前还不忘“激励”一番:“不错,有进步!”

  汶水路广粤路口原来可以直行右转,后来装了一个右转灯,有的驾驶员还是习惯直行右转,有的则是明知故犯。高峰时间,路口的交警为避免交通拥堵,有时会网开一面。一天,“老板”又赖床,路上看看要迟到了,就命令我:“直行转过去!”我说不行,有交警。他就说:“你看别人不都在转吗?”也怪我立场不坚定,于是就直开并往右打了方向盘。谁知刚过停车线,听见一声哨音,就见交警朝我走来,马上靠边停车。“老板”一看,傻了眼,背起书包就往学校跑!还好,也就一百多米。到学校已经迟到,老师一问“怎么回事”,他就如实相告。“好哇,迟到了还让司机闯红灯!”也不管她这个“宝贝”学生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在哭,厉声命令说:“写检查!”呵呵!我正为我的坏榜样自责,还好老师给了及时纠正。

  回来后他问我,交警对我是怎样处理的?我说:“交警狠狠教训了我一通,就让我走了。”以后,有时碰到红灯,我就有意逗他:“过去好吗?”这回轮到他教训我了。不仅如此,从此他也能按时起床不再迟到了。

  一个红灯,改了他的坏毛病,还让他懂得了遵守规则。就算交警重罚我,也值了!

  不挣工资挣青春

  我这个司机不仅敬业,而且富有“牺牲精神”,洗车、上蜡都由我自己干,还干得很欢实;不要工资,还倒贴饭钱,就连车牌还是我自己掏钱拍来的。平时汽油费都有“老板的娘”出,但一些小钱则由我自摸腰包。如年检费、保养费,一次换了一个轮胎就付了700元,还付得心甘情愿,你说我“贱不贱”?“老板”说:“等我挣了钱一定给您,现在先欠着。”欠着就欠着吧,有你这句话,我的骨头又轻了许多。

  去年下半年,他考进了华育中学。学校离我们家三十多公里,一天两个来回,要开120多公里。老伴担心,女婿女儿不放心,怕我吃不消,毕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都劝我不要再接送了。但我自我感觉良好:一口雪白的牙齿,还都是原装,“吃嘛嘛香,身体倍棒”,过去的这里痛、那里痒也好像都消失了。我向“老板”恳求:“给你开车,我感觉精力充沛,神清气爽,好像又恢复了青春。还是让我来开吧!”

  但“老板”还是炒了我的鱿鱼,请了一个年轻的司机——他老爸——为他开车,我只得再次“光荣退休”。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一家人开车去浙江仙居游玩。景区有个规定:超过七十岁老人可以优惠半票。我身份证、老龄证都没带,光凭一张脸,人家不肯优惠。怎么办呢?我既想进去,又想“占便宜”,更想证明自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七十岁老人。一摸口袋,有了,就把驾驶证给他们看。他们诧异地说:“你已经七十一岁了?我们还以为你只有六十五岁左右呢。”瞧瞧人家,多会说话,听起来就那么“捂心”(开心)那么“适宜”(舒服)。算一下:给外孙当了六年司机,虽然没领到“工资”,但挣了六年青春;六年工资可买不来六年青春啊!嘿嘿,还是赚了。

  我给外孙当司机,只是老有所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天伦之乐。你问我“退休”后,又在干什么?我现在请外孙做了我的老师,教我一种新的技能。什么技能?下次再告诉你。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体坛轶事/运动汇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招生留学/人才专版
   第A15版:东方大律师
   第A16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我给外孙当司机
别存那个捡漏心
新民晚报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B10我给外孙当司机 2014-03-23 2 2014年03月2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