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机械“保姆队”的领头人叫石元奇,负责国内最大直径矩形顶管机——“中州一号”项目的设计。“中州一号”的籍贯为上海,是土生土长、“上海制造”的隧道顶管机。
跟一般的圆形盾构机还不一样,“中州一号”为矩形,切削断面的长、宽分别为10.4米、7.5米,面积77平方米。77平方米有多大?约为1/5个标准篮球场大小。“这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矩形顶管机。”石元奇说。
但今天的“主角”并不是顶管机,而是它的“保姆队”——来自机械制造分公司的外派小分队。
为了现场工作的万无一失,“中州一号”必须在车间里拼装调试好。全部调试成功后,“保姆队”再将它拆开至小部件,运往千里之外的工程现场。
就跟孩子玩玩具,装了拆,拆了装。说得轻巧,做起来难!
“瞧,你能找到队员们在哪儿吗?”石元奇和同事们正在安装顶管机的“心脏”——驱动电动机。和这台庞然巨物相比,人显得如此渺小。但没有他们的存在,这台“中国第一”连方寸都挪动不了。
现场安装比之前在车间里要考虑的因素会更多一些,有时也会存在一些变数。每台盾构、顶管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脾气”,“中州一号”就有两个螺旋输送机,可以最大限度增加出土量。有时候,“保姆队”要根据现场情况临时改变策略,这需要具备过人的本领和胆识。为了工程进度,夜间作业是家常便饭,队员们个个练就了一双“夜视眼”。
安装上大刀盘,这台超大型矩形顶管机“破茧而出”!
这还远没有结束。当结构件拼装顺利完成后,还需要顶管机的转接和保环维修工作。“保姆队”悉心照料每一个环节。
“‘大家伙’今后会不会用于上海的工程?”记者问石元奇。他回答,矩形顶管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影响地面交通,不仅可以用于下立交的建设,还可以用于地铁车站的施工。
他特别拿田林路举例。眼下,田林路被中环线“切”成两段,互不连通。有了矩形顶管,便可以由中环线下方穿越,形成十字交叉的下立交,从而打通田林路这条“断头路”。石元奇透露,目前正在做方案。“这个方案最大的利好,就是做田林路下立交的同时,中环线用不着封路。”
本报记者 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