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定向放音乐
在上周举行的第二届上交会上,由复旦大学研发的有源定向扬声器,引起了特别关注。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马建敏说,普通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要实现定向,扬声器的直径必须非常大。与传统扬声器的原理不同,有源定向扬声器首先将低频声音信号载于指向性很强的高频信号之上,再经过放大、发射到空气中,而后,空气会把高频信号迅速过滤,其上的可听声音信号便会自然滤出,实现像激光一样定向传播。
“有源定向扬声器能够把声波控制在特定区域内,在这个区域内的声波很强,而出了这个区域,声波就会很弱,甚至没有。如果广场舞者使用这种扬声器播放音乐,其扰民尴尬就能迎刃而解。”马建敏说。
人际交往需要媒介
就在近日,一张“中国大妈在法国卢浮宫广场跳广场舞引热议”的图文,也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前段时间美国纽约一支华人舞蹈队因为在公园排练“广场舞”被投诉“扰民”,领队甚至招致警方调查。
现在,广场舞噪声终于有了“逼停神器”,然而,要求遍及世界各地的广场舞爱好者普遍换用这个新装备,看来还为时遥远。上海大学社会学专家胡申生教授说,扩音技术改造只是一个表象,关键是要看到广场舞的存在与扩散,是有其内在社会原因的。“对于众多的广场舞参与者来说,健身只是一个方面,他们更主要的是在通过跳舞这个形式,达到与人交往的目的。”胡教授分析说,热衷广场舞的人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要么退休在家,要么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工作单位,除了家人,他们每天唯一的人际交往对象,就只能从广场上去获得,广场舞成为他们与人交往、与社会交往的一个很重要媒介。因此,即便顶着“扰民”的指责,他们也会乐此不疲。
让老年生活更优雅
“中国大妈的广场舞跳出了国门,降低广场噪声似乎成了世界难题。”上海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江晨清说,热衷跳广场舞虽然是个很“中国化”的现象,然而,老年人喜欢表现自己的特长、有表演的欲望,却是世界老年人群的共同特征。“在广场上放音乐跳舞,既是一种健身娱乐,也是在吸引路人的目光,这很符合老年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但是,从发达国家老年教育的成功经验来看,提高老年人的文化品质、陶冶他们的生活情操,是老年教育的重要课题,目的就是要让老年人生活得更优雅、业余活动更多彩。”
胡申生教授也表示,在解决广场舞噪声问题的同时,全社会还应大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趣缘活动,让他们在社会活动中与自己的兴趣结缘、与更多志同道合的同龄人结缘。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