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匿名社交软件“秘密”,上线不久便蹿到下载排行榜前列。用户在其中看到的消息,都是手机通讯录的熟人所发,却不知到底是谁。这个肆无忌惮的发言空间,一炮而红。
电影《透明人》中,老实科学家一旦隐身,立刻变成大反派。手机里的熟人匿名隐身后,又会变成什么样?
有趁机表白的:“秘密是个好东西,昨晚说喜欢她,很快她就微信发截图问是不是我……我们在一起了。”如果我是那个女孩,连表白都不敢当面说的男孩,不考虑。先不泼冷水了,只想提醒他,与其感谢匿名软件,不如庆幸自己走运,碰到了勇敢的女孩。估计那姑娘早就芳心暗许,才会主动发问。通讯录里那么多人,谁知道哪位在说“喜欢”,还不是人家姑娘顺水推舟,来倒追你。
有发泄压力的,语言粗俗,不便举例,总之充满戾气和负能量。反正都隐身,吹牛不打草稿,说错不负责任。于是消息灵通人士层出不穷,惊爆各种猛料,引起轩然大波,最后却都被证伪。在享受“秘密”带来的快感时,小心被“暗箭”所伤。
有自我麻醉的:“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又帅了,怎么办?让其他男人怎么活啊。”如果你喜欢这种无聊的段子,网上比比皆是,不用去“秘密”里挖。
还有不少人提出了同一个问题:“你觉得我怎么样?”不知道他们希望别人怎么回答。如此征集来的答案,有多少参考价值?匿名无好友,更不要说难能可贵的诤友——那些勇于当面指出你缺点,并为你的失误感到痛心的人,才是真朋友。有人说,匿名更容易表达真实想法,不懂其中的逻辑。
如果你想听到朋友对自己的真实评价,与其求助“秘密”,不如当面多聊聊,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如果你只想满足一己窥私之欲,偶尔刷刷屏也无妨,可以缓解压力、图个乐呵,只是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实在有些浪费。
但愿,这种浪费持续不了多久。等用户的新鲜劲过了,无聊的匿名软件往往很难长时间保持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