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眼放光的兴奋——自贸区概念股反复活跃,“大妈”抢注“壳”公司;有报以冷眼的失落——总体方案并非“优惠政策大全”,“唯一成果似乎就是一个混沌的局面”……
上海自贸区这枚爆竹,究竟是潮了,还是响了?本报记者怀揣问号,通过近十天实地调研,倾听自贸区人坦然应答。
到底是在试验开放,还是在试验管制?
客观评判松与紧
自贸区“苗圃”试种的“第一株”,就是负面清单。
这份清单公布即遭吐槽:就是把正面清单反过来点一遍,禁止类别不减反增,“试验区是在试验开放呢,还是试验管制呢?”
本报上海分社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撰写的一篇舆情分析报告,统计了媒体、专家的观点分布,结果超过八成认为清单还需优化。但“非禁即入”的理念创新,是锐意改革的一大步。如今,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风靡全国。
“对负面清单,很多人去年3月前都没听说过。”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坦言,上海自贸区的一个“聪明之处”在于开了一个各部门最容易接受的清单,“今后努力做负面清单的减法,不断减也就不断开放”。
自贸区成立后,新增企业外资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从开始2%至3%,上升至今年3月的8.5%。“透过自贸区,我们对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信心十足。”花旗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兼自贸区支行行长张晓萌如是说。
各项政策细则,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冷静看待快与慢
微信上流传的“关于上海自贸区的10句抱怨”,集中在嫌慢、嫌烦:“自贸区各项政策细则,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有意思的是,不少受访企业却相当宽容。
全球轴承供应巨头斯凯孚集团的分拨(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洁,正沉浸在保税与非保税商品分类监管从“物理围网”到“数据围网”转变的喜悦中,这大大节约了运营成本。她笑对“慢”的抱怨:“任何变革管理,都需要平台期,不可能直奔结果。”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财务金融部高级经理杨军,则初尝中国首单境外借人民币的甜头,通过中行在澳门银行融资,至少省了100万元财务费用。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真虹用“一快二慢”评价有关航运的政策效果,“负面清单方案出台快,航运企业市场反应慢,政策的后续配套也比较慢。”
外界的“失望”很大程度源自金融领域。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龚柏华认为,改革要分步施行。“从金融本身改革看也许不快,但从服务实体经济而言,自贸区金融创新还是比较快的。”
是改革者的试验田,还是投机者的乐园?
辩证把握热与冷
“先放一个篮子”,是一些投资者的心态。上海自贸区揭牌至今陡增7700多家企业。“这里是改革者的试验田,还是投机者的乐园?”担心不无缘由。
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表示,“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自贸区不是政策洼地,而是制度创新的试验田。”
放权、开放,并非放任不管。
3月1日起,企业无需年检,却需要按规定期限履行年度报告公示义务。金融监管者在各种场合强调,自贸区金融创新绝不是金融的“自拉自唱”,绝不能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自贸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已具雏形。
正如上海市委常委、自贸区管委会主任艾宝俊所言,“准入方面不必多管制,维护市场秩序、与国际接轨的监管措施,倒是应该加强。”
自贸区能给国家几张王牌?跟百姓啥关系?
理性预期近与远
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体系如今面临重塑,“上海自贸区能给国家几张王牌?”自贸区人重任在肩,主动对接国际新规则,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倒逼国内改革,释放改革红利。
戴海波认为,投资准入只是起步,今后在行政公开透明、公平竞争、权益保护等方面推进改革会更难,但也更有意义。“今年我们将推出38项重点工作,这三项名列其中。”
“自贸区跟咱普通老百姓啥关系?”答案就在身边。应运而生的跨境通电子商务平台,上线以来已销售3万件境外商品。自贸区首家中外合资旅行社已获批出境游执照。今后,经由汽车平行进口、老百姓有望以更合理价格买车,可读洋职校、找洋律师打官司、享受洋腔呼叫中心服务……
会不会高开低走,甚至无疾而终?
准确观察动与静
目前已有20多个省份明确提出申报自贸区,留给上海的改革“窗口期”越来越短。人们担心:“会不会高开低走,甚至无疾而终?”
“压力很大,第一年就要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简大年认为,新制度必须真金白银,且有一定引领性。
与以往开发区高楼拔地而起的外在变迁不同,自贸区是激发制度创新内生动力的一场革命。即将颁布的上海自贸区条例,则是自贸区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改革于法有据,不确定性就减少一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详解了自贸区制度创新的三个层次:“第一条是‘废’,凡不能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不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精神的,一律废除,这容易做到;第二条是‘改’,如行政审批制度、海关监管制度、企业登记制度改革,有一定难度;第三条是‘立’,即制度创新,这是核心、是难点,也是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涉及利益格局调整,既要有智慧,也要有勇气。”
“试验区允许试错,但试错也要有底线思维,不能出现系统性、颠覆性的错,引起对改革的重大非议。”上海市市长杨雄道出自贸区人的“改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