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大餐”各取所需
申城的春季花展太多了吗?在日前举行的春季花展总结研讨会上,创下一个又一个花展游客新纪录的新民晚报四季花展,对这个问题给出答案———上海春天赏花季已创出花节、花展两大特色产品,以梅花节、樱花节为代表的赏花节和以国际兰展、上海花展为代表的专业花展,让申城爱花人各取所需,爱热闹的在花节踏青赏花,爱园艺的细品专业花展。
“花节就像特色小吃,随意、美味、休闲是引客之道;花展则是赏花大餐,布展水准、园艺特色、文化品位是关键。花节不嫌多,花展要精致。”专家表示,花节可遍地开花,郊野公园、中心城区公园甚至街头绿地、小区花园,都是“想去就去”的赏花去处。花展则要瞄准国际花展标准,争创亚洲领先、全国第一,这样,上海才能在全国树立起花城形象。
特色花节因地制宜
被誉为申城“早春第一花市”的“优倍”首届上海梅花节,是今年“春之声”赏花季最耀眼的新星,超大规模的梅花、蜂拥而至的游客、跨界合作的办节模式、满城热议的梅花现象,都让梅花节赚足了眼球。市绿化局日前也专门组织业内专家,研讨梅花现象,总结出梅花节成功的几大因素———2000亩梅园列全国之最,以规模优势吸引游客;媒体、绿化、旅游、大型企业集团跨界合作,以资源整合引领花节;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森林、海湾、湿地、花海,以郊野环境吸引爱花人。
“海湾森林公园的梅花节以实践证明,顾村公园樱花节完全可以复制,未来特大型郊野公园的特色赏花节将是市民踏青赏花的第一选择。”市绿化局公共绿地处处长许东新说,“有眼光的县区政府、大型企业集团,完全可以学宝山区、光明集团,打造类似的特色花卉节,比如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可以打造水杉林中的崇明水仙花节。”
精致花展提升水准
在深度参与主办四季花展的基础上,新民晚报大胆喊出“上海花城”口号。“塑花城形象”,光有热闹的梅花节、樱花节、油菜花节远远不够,更需扎实提升上海的园艺水准,办出一流水准的精致花展。第二届上海国际兰展上,兰花展出规模和档次、参展国家和地区数量、游客赏花水准,都较去年有大幅提升;连续办了8届的上海花展,以一流专业的花展规格,倒促园艺企业提升水准,尽快补上新品种培育、生产的短板,努力赶上世界一流花展水准。
而专业的花展,也培育着懂门道的赏花人。在国际兰展、上海花展上,都会出现一次又一次前来赏花、流连花展各个景点的资深爱花人,更有对展出花卉如数家珍的懂花人,他们都是“塑花城形象”最坚实的基石。
本报记者 沈敏岚 鲁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