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同样面临年纪增大,机体功能减退,视力下降等问题。”张淳博士感慨,“平时他们总是自嘲‘老眼昏花’,我知道,这是父母怕儿女担心,笑脸的背后,是他们浓烈而深沉的爱。但我绝不会掉以轻心,因为,子女们都不希望父母在乐享天伦的年纪却看不清儿孙的笑脸。”
张淳博士指出,有些读者认为年龄大了,机体老化,器官功能衰退,视力下降是很自然的事。只要眼睛不红、不肿、不痛就不必在意。其实,这种想法并不可取,眼睛的老年性生理变化,只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阅读(看近)困难,即“老花”。这是眼睛调节能力下降的结果,可通过配一副合适的老花眼镜解决问题。除此以外,突发视力下降,或是出现红肿疼痛,都不是正常现象。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张淳博士呼吁,若父母亲患上眼疾,子女更应引起重视,及时前往专业眼科医院检查诊治,为父母寻求光明,不要忘了,是父母让你领略到了这个世界的美好。若因小小的忽视导致病情延误,可能造成眼健康的严重损害,作为子女会负疚一辈子!
张淳博士介绍,按照原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09年10月出台的《糖尿病管理模式推广项目技术操作手册(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分级标准,糖网病通常分为以下四个等级,不同分级有不同的诊疗策略:0级为无视网膜病变期;1级为非增殖期,有微血管瘤、硬渗、棉绒斑;2级为高危非增殖期;3级为增殖期,有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据了解,分级标准中以是否出现新生血管为界限。没有,则是非增殖期;有,就是增殖期。而等级越高,就说明病情越严重,越要密切观察,积极治疗,因为如果产生新生血管,疾病将发生质的变化。许多产生新生血管后的糖网病患者都自认患上“不治之症”,今后的日子将与黑暗为伍,复明无望。
张淳博士解释,以上情况也并非不能治疗,玻璃体切割手术即可以解决此类复杂的眼底病症。但两大原因,即一是手术硬件标准高,手术价格昂贵;二是医生技术水平要求高,限制了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推广和应用。因此,寻求专业眼科医院的诊疗手术方案及受过专门训练,能够熟练操作眼显微外科手术并拥有丰富激光治疗临床经验的医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了解,张淳博士师从中国眼科泰斗唐仕波教授,是中国国内眼底微创手术的资深临床专家。他说道:“孙思邈曾说过,‘若有恶疾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己想。’意思是如果有患病苦来求医生救治的,不管他的贵贱贫富,老幼美丑,是仇人还是亲近的人,是交往密切的还是一般的朋友,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一律同样看待,都存有对待最亲近的人一样的想法。我将其作为我的座右铭,对待所有求医的患者,我都会竭尽所能,不轻言放弃。特别是看到年长的患者,总觉得有父母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