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甲午殇思》在京首发 28位军事名家撰写30篇文章反思历史
~~~《甲午殇思》在京首发 28位军事名家撰写30篇文章反思历史
~~~《甲午殇思》在京首发 28位军事名家撰写30篇文章反思历史
~~~《甲午殇思》在京首发 28位军事名家撰写30篇文章反思历史
     
2014年06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殇思120年 为了胸口不再痛
《甲午殇思》在京首发 28位军事名家撰写30篇文章反思历史
于明山
新民图表 叶聆 制图
  本报北京今日电 (驻京记者 于明山)“岁逢甲午,狼烟犹在,我们无权不殇思。”在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上海远东出版社的《甲午殇思》一书昨天在京首发。书中28位军事名家的沥血之作,警醒国人和全军官兵勿忘国耻勿忘军耻,知古鉴今,重振国威。中宣部副部长蔡武,国防大学政委、空军上将刘亚洲,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艾宝俊等出席了首发式。

  今年3月,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参考消息报社联合策划“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专栏,从全军军事专家中遴选出刘亚洲、丁一平、金一南、罗援、彭光谦、徐焰等28位将校级军事名家,从多个维度,深入梳理和系统总结甲午战争,反思当年失败的原因。30篇文章,如30面战鼓齐发震天撼地的重击,犹如30把号角齐发撕心裂肺的呐喊,在全社会引发一股热议甲午、反思甲午的热潮。

  该系列报道刊发第3篇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远东出版社提出出版意向,将刊发的文章进行扩展充实,精心挑选编配珍贵历史和文物图片,汇编成《甲午殇思》。据悉,为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还策划整理出版了60卷本的“甲午战争文献集成”,上海人民出版社新版了《甲午战争史》、《甲午一百二十年祭》。首发式后,军事名家们带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家国情怀,总结与反思甲午惨败的血泪教训。

  为中国打开另一扇门

  刘亚洲

  (空军上将 国防大学政委)

  甲午一役,是民族之哀、民族之痛,但它却为古老的中国打开了另外一扇门。启蒙、自强与救亡成为时代主旋律。十几年后,清政府被推翻。1919年,因为不满日本强加给中国的所谓“二十一条”,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再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开始了伟大的转折。

  把包袱转化为财富

  金一南

  (少将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

  胜利者有100个爸爸,失败者却是个孤儿。甲午战争就是这样的孤儿。但它是一个不可以遗弃的包袱,通过甲午战争的殇思,这个包袱能转化为财富。不管如何描述丁汝昌的英勇善战,始终无法回避的一点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日本的舰队一艘都没被击沉。这种巨大的反差对我们民族整个思想体系产生巨大震撼,变成知耻而后勇的动力。

  甲午战激中国革命潮

  徐焰

  (少将 国防大学教授)

  120年前发生的甲午战争,是新兴的日本同腐朽衰败的清末中国的一场决定两国命运之搏。回顾甲午战争,应力戒狭隘单向的思维方式和简单的悲情意识,而将其放在中国和日本近现代历史的进程中来审视。甲午战后,中国以日本为自身崛起的坐标,激发起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大潮,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中日关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08天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08天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上海新城区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新民健康
   第A28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3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32版:生态上海·夏之舞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招生培训/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04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5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家长会
   第B08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招生移民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4200万工程科技人员是宝贵资源
营造“宽进”环境 减少前置审批
殇思120年 为了胸口不再痛
媒体融合发展获成效
新民晚报要闻A03殇思120年 为了胸口不再痛 2014-06-04 2 2014年06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