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民生上海 世界环境日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听市民讲述身体力行绿色、低碳环保新生活——~~~
     
2014年06月0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市民讲述身体力行绿色、低碳环保新生活——
做“环保达人”从细微处入手
姚丽萍
■“绿主妇”向小朋友宣传如何化废为宝  本版摄影 申美
■家庭志愿者低碳宣传大行动
■市民张海良设计环保袋的获奖证书
■垃圾减量电脑终端培训
■社区居民展示环保作品
■社区居民参加地球一小时环保宣传活动
  本报记者 姚丽萍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申城“十大环保达人”也在今天揭晓。 

  一座城市,市民的环保素养,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重要标尺。无论是否被评为“环保达人”,不少市民都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绿色、低碳的环保新生活。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就让我们听听市民讲述:从细微处入手,做一名“环保达人”。

  居家过日子每个细节都要环保

  嘉定区安亭镇新源社区居民王雁——

  朋友们走进我家,第一印象是:整洁! 

  屋子周围角落里零零碎碎地摆着各种绿化盆栽,美化家里的环境,净化家里的空气。接下来,朋友们还会发现许多的“不一样”。 

  为了节约用电,我家所有的照明灯具全部改用优质节能灯;如果家人短时间不用电脑,都会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如果是长时间不使用电脑,则会将电脑的主机和显示器关闭。关机后,一定会将电源插头拔下。洗衣时,我会先把脏衣服浸泡20分钟,再放入洗衣机内,减少洗涤时间。 

  我家用淘米水洗菜,既对去除蔬菜表面的农药有好处,还能节水。洗完了菜,洗菜水继续它的“循环路”——上面清澈的,擦家具拖地板;下面浑浊的,就是全家的洗手水、洗脚水,然后不是拖地就是冲马桶。 

  大家再去厨房看看,环保集成灶具备吸油烟、烹调、消毒、储藏等功能,下排式组合设计,气体燃烧充分,排风扇的吸油烟,很高效,节能就是环保。 

  我家还使用低水温时仍有很好效果的洗涤剂,以便减少使用时的能源消耗;清洁剂配方也可生物降解,不含磷酸盐,避免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我相信,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多用一些环保的产品,少用一次性制品,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大家都可以为环保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句话:居家过日子,处处留心,处处可环保。

  “绿色账户”积满666分种棵树

  闵行区新虹更绿社区环保服务中心总干事孔令韬——

  我是上海“绿色账户”创始人,也是“更绿色的中国行动”创始人。每个人都是有使命的,我的使命就是:推动环保公益事业。 

  2005年,我20岁,创办了“上海大学绿色联盟”,带动团队推进校园废弃电池和电子垃圾的规范处置。2008年,大学毕业后,我全职从事环保工作,发起“更绿色的上海行动”,试点上海首批“绿色账户”基地,并开始高校环保巡回演讲。 

  什么是“绿色账户”?就是一种回收模式。每位参加活动的居民可将废弃的台式电风扇、电饭锅、电磁炉、果汁机、电动剃须刀、电熨斗、手机、传呼机、电话、可充电池、纽扣电池等可回收垃圾交到社区回收点,并作为积分存入“绿色账户”,累计至一定数值后,就可在社区回收点兑换成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环保布袋。迄今,“绿色账户”已覆盖上海17个区县的社区。这种方式激励市民自愿参与垃圾分类,有效提高了整个社会资源利用率。 

  2013年,我建立了“更绿中国环保站”,同时上线绿色账户公众微信,开启“更绿色的中国行动”,目前,“绿色账户”公众微信得到33个城市的关注,每个人积分满666分,“更绿中国环保站”就在内蒙古自治区以账户拥有者的个人名义种植一棵树。

  精心缝制“多功能环保购物袋”

  徐汇区康健新村长兴坊小区居民张海良、吕雅凤夫妇——

  我叫张海良,今年67岁,一周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四肢行动不便,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我妻子吕雅凤,今年59岁,身体健全,来自浙江诸暨农村。 

  33年来,妻子一直是我的“手和脚”。我们的日子很幸福,也参与了很多公益活动,环保就是其中一项。 

  在迎接国庆53周年和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我曾策划了一次不寻常的“浦江一日游”:一边观赏浦江两岸的秀丽风光,一边清除母亲河周围的垃圾。当时,我的想法立刻得到了妻子女儿的赞同。 

  2002年9月23日清晨6时,我们带上干粮茶水和保洁工具,我摇着残疾车,妻子女儿骑着自行车,一家三口从家里出发,路上花了3小时,来到了黄浦江畔。我们分工包干,妻子擦洗护栏和废物箱,我和女儿捡垃圾。2小时后,那些护栏和废物箱,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我和女儿捡了一桶垃圾、2节废电池、125个烟蒂,这些烟蒂都是我和女儿从路面的缝隙里,一个个挖出来的。 

  当时正逢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举办,我们家庭这一有关母亲河环保的举动,感动了组委会,邀请我们作为唯一的家庭,参加了上海国际艺术节“母亲河光明行”大型公益演出活动。 

  2008年5月初,“传递关爱·让爱移动”——迎奥运中国移动通信杯残疾人环保袋设计大赛启动,消息一经发布,就引起了我的关注。尽管自己对设计很外行,但为了以实际行动迎奥运,我还是决定参加这次大赛。能否获奖,我并不在意,我只想在大赛活动中得到快乐。为了突出环保,我以废弃的蛇皮袋和饮料瓶为材料,妻子依据我的设想,裁剪成片,并一针一线地把它缝制成一款“多功能环保购物袋”。这款环保袋,既实用又有创意,获得了大赛三等奖。 

  后来,在市经委、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等单位举办的大学生与市民环保购物袋设计评选主题活动中,这款环保购物袋又获得了“市民环保之星”特别奖。 

  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从2008年起,我们在邻居、朋友中,有选择地征集到一些不能穿的衣裤,经整理清洗,把它们做成近千只环保袋、手提袋、钱包、拎包,通过社区“学雷锋”活动和南站春运平台,赠送给有需求的小区居民、助餐老人、过路行人、返乡旅客,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只要有需求,我们会坚持把环保袋做下去。 

  虽然残疾给我们行动带来了诸多不便,但并不能阻碍我们参与环保活动。因为环保,这些年来,我们家荣获了徐汇区优秀环保家庭、徐汇区五好文明家庭和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

  “绿主妇”活动辐射28个居民区

  徐汇区凌云“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理事长尚艳华——

  近年来,绿色环保逐渐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2011年,梅陇三村成立了“绿主妇我当家”环保行动小组,社区居委会积极邀请环保专家每周举办培训讲座,帮助“绿主妇”志愿者学习绿色环保知识。 

  一到“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地球一小时”“植树节”“科技节”,我们一群“绿主妇”就走出小区,开展绿色环保志愿宣传,还与公益性社会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每月在小区内定期开展垃圾减量回收活动,收集废旧塑料和利乐包装。 

  平常,“绿主妇”们利用小区活动室内的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设施,组织开展环保志愿者的培训,设计制作环保宣传课件,在小区党员大会、楼组长大会上播放,宣传绿色环保理念。 

  就这样,经过不断的培训和历练,“绿主妇”绿色环保志愿活动在梅陇三村有声有色地开展了起来,梅陇三村“绿主妇我当家”环保行动小组也注册成为“上海徐汇区凌云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

  中心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制度,每周有工作计划,每月有能力提升培训。“绿主妇”各社区分队组织开展“废旧衣物回收再生城市资源”的垃圾减量回收活动,“绿主妇家庭一平米小菜园”“绿主妇家庭一平米微绿地”“绿主妇家庭芽菜种植”等一系列绿色环保志愿平台也都各司其职,志愿者队伍从原先的10位“绿主妇”发展到如今的360多位志愿者。 

  我们中心还召集“绿主妇”志愿者开展慈善爱心志愿活动,成立“绿主妇爱心编结社”,组织带领20多位志愿者在2013年度,为贫困地区希望小学的孩子们编织整理了1610多件“爱心毛衣”。到2013年底,整个居民区已有超过80%的家庭参与到了“绿主妇”绿色环保志愿活动中,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超过45吨。 

  如今,“绿主妇”绿色环保及慈善爱心志愿活动已发展到整个凌云社区(街道)28个居民区,影响力已经拓展到浦东新区、黄浦区、闵行区、闸北区、宝山区、松江区以及兄弟省市。

  88户居民1年回收旧衣物611公斤

  虹口区曲阳社区翰林苑小区业委会主任朱纪芳——

  今年我66岁,从2012年起,我开始担任翰林苑业委会主任。两年前,翰林苑小区试点推行垃圾分类工作,我就挨家挨户跑遍整栋居民楼,向业主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和理念,分享自己的环保心得。 

  垃圾干湿分类只是第一步。随后,小区里又设置了“熊猫”垃圾箱,专门回收旧衣物。很快,“熊猫”受到了业主们普遍欢迎。我们小区是很“微型”的,总共88户居民,可是,因为有“熊猫”,一年多的时间里,累计回收旧衣物就达611公斤。 

  小区里原本有一块闲置地,居民用来晾晒衣物,有一阵子,环境比较杂乱,大家都觉得不舒服。我提议,大家想想办法,把杂乱的地方变成小花园,好不好?一番改造,杂草地如今变成绿意盎然的草坪,居民们还自发搬出自家盆栽,集中摆放点缀小区环境。 

  这些事让我觉得,小区环保要靠大家,无论是垃圾分类回收,还是环境治理,需要业主们群策群力,我这个业委会主任要努力做好牵头人。 

  平常过日子呢,我和老伴坚持骑自行车代步出行。儿子媳妇也赞成“低碳出行”,放弃了买私家车的计划。还在念幼儿园的孙子,小小年纪,也都能熟练准确分辨垃圾种类,是幼儿园里公认的“环保小达人”。

  物尽其用“不持有”就是不浪费

  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办事处党群工作部副部长梅志红——

  废物,都是可以再利用的。家里常备两个纸盒:一个用来收集干净的废纸,收集满后交给小区的保洁阿姨卖废品;另一个用来收集牛奶盒,牛奶盒洗净晾干压扁,定期送到单位边上的光明牛奶盒收集箱里。 

  家里再备一个塑料罐,收集废电池,送到小区专门的废旧电池收集箱里。我尤其见不得废电池随地乱扔,一想到一颗废电池能污染多少多少吨的水土,就心疼得不行,在马路上或公园里见到有废电池扔在地上,就捡起来带回家放进废电池收集罐里。结果,3岁多的女儿在外面看到电池,也会捡起来交给妈妈。 

  过日子就要“不持有”,出于环保和节能,不购买不需要的东西,不保留用不到的东西。家里闲置的物品,整理出来后,送给有需要的人。全新的面包储藏盒,送给喜欢做面包的同事;宝宝穿不下的衣服、用过的玩具,送给更小的宝宝,也欣然接受大宝宝给我们的衣服和玩具。自己穿不了或已不适合穿的衣服,送给钟点工阿姨或小区的保洁阿姨。闲置的微波炉、DVD播放器、桌椅、席子,送给单身住宿舍的同事。总而言之,最大限度地利用物品的价值,物尽其用。 

  我想说,能不能评上“环保达人”不要紧,希望能跟大家一起参与环保节能,既可以造福子孙后代,还能为自己节省荷包,一举数得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07天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民生上海 世界环境日特别报道
   第A24版:民生上海 世界环境日特别报道
   第A25版:民生上海 世界环境日特别报道
   第A26版:民生上海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新民健康/资讯
   第A32版:民生上海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博览·健康/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名厨美食季 舌尖朱家角
   第B11版:名厨美食季 舌尖朱家角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4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6版:美食专列/好吃专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专版
   第B24版:专版
做“环保达人”从细微处入手
新民晚报民生上海 世界环境日特别报道A25做“环保达人”从细微处入手 2014-06-05 2 2014年06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