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7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物馆要打造“明星文物”吗?
乐梦融

■ 台北故宫东坡肉形石

■ 上海博物馆大克鼎

  ◆ 乐梦融

  提到巴黎卢浮宫,我们会凭直觉想起三宝:断臂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以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传世文物翠玉白菜、东坡肉和毛公鼎这三大件。如果参观行程非常仓促,那么镇馆之宝将是普通游客的首选。

  以少量的明星文物被世人牢记,这曾被视作一所博物馆不可替代的优势,不过,当下却引发了博物馆人的忧思——近年来,旅行观光中会屡屡提及的“不可错过的文物”,形成了强大的推送效应,光环掩盖了博物馆其他重要文物,这似乎得不偿失。

  在卢浮宫和台北故宫可以看到,在这些“明星文物”前,往往在导游撑起的旗帜后排起长龙,并不熟悉艺术史的普通游客,为看一眼明星文物的真容而感到满足。已经形成口碑的明星文物,造成的定式思维束缚住参观者,令其不自觉地沿着固定路线去和它们打个照面。

  在卢浮宫的导览地图上,笔者也发现馆方设计出了若干参观线路,告知速游路线以及慢游路线,这些导览中明星文物突出处理。这种做法被许多博物馆所借鉴,初衷一定善意的,是为没时间参观的匆匆过客做出的人性化服务。

  不过,从文化传播角度考量,某些博物馆挑一两件藏品,人为打造明星文物吸引眼球,以提升博物馆人气并不明智。首先,将珍宝从密不可分的整个文物藏品体系中孤立出来,博物馆的收藏状况往往趋于一枝独秀、以偏概全的局面,难以呈现博物馆的收藏体系,体现博物馆的整体价值。其次,对观众而言,浅尝辄止的片面化参观,对非明星文物熟视无睹,何谈博物馆参观之中的发现乐趣?

  那么回到中国大陆,北京故宫博物院该有“镇馆之宝”吗?院长单霁翔近日直面这一话题,认为“打造”所谓“明星文物”的做法对于博物馆和观众来说都是两败俱伤。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规模庞大、种类繁多,并且形成了结构严谨的文物脉络、体系,以供欣赏和研究,使得单件藏品不可孤立而存。因此故宫博物院从不突出某一两件文物。对故宫博物院来说,密不可分的整个文物藏品体系和紫禁城古建筑群体,都是故宫博物院视若生命的无价珍宝。《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从故宫博物院180万件藏品中精选最具典型和代表性的文物15万件,按照陶瓷、绘画、法书、碑帖、青铜、玉石、珍宝、漆器、珐琅器、雕塑、铭刻、家具、古籍善本、文房用具、帝后玺册、钟表仪器、武备仪仗、宗教文物等类别分26编500卷正在陆续出版。“应该说这15万件文物都是我们的‘镇馆之宝’。”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也曾表达了类似忧思,建议大陆游客赴台北故宫参观时,除了三大件之外,还应该关注两宋书画、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康雍乾三朝的珐琅彩以及青铜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马航客机乌俄边境遭击落追踪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新民观察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观点·评论/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曲高未必和寡 官展更要亲民
陈履生:主流画坛日益江湖化
博物馆要打造“明星文物”吗?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B04博物馆要打造“明星文物”吗? 2014-07-19 2 2014年07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