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7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宣德蟋蟀罐
朱卓鹏

  ◆ 朱卓鹏

  自中唐玄宗天宝年间至今,蟋蟀(蛩虫、促织、蛐蛐)以其勇猛善斗、吟唱悦耳的特性,一直是受人们酷爱的宠物。好友姚克明是著名作家又是玩虫高手。他描述两只虫王的恶战,彼此狠招不绝。虽腿断腹破也无一服输,直至惨烈的第四个回合后,双双在鸣叫声中死去。他直呼“可歌可泣”,我们为之惊心动魄。这一斗蟋世界的缩影,正可诠释南宋宰相贾似道所说“凡公子王孙,富贵豪杰,至于庶人,无不雅爱珍重之”的主要缘由。

  贾似道相继于南宋理宗、度宗、恭宗三朝把持朝政大权,是个祸国殃民的奸臣。他精于养蟋斗蟋,国难当头仍乐此不疲,蒙古军队长驱直入,他却若无其事地在临安相府里与群妾趴在地上斗蟋蟀。他所撰写的《促织经》,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蟋蟀的专著,后人称他为“蟋蟀宰相”。

  明初宣德帝擅长玩虫,有“蟋蟀皇帝”之称。同样是玩,性质与贾似道截然不同。经过洪武、永乐成功创业,大明王朝日臻繁荣昌盛。洪熙、宣德父子的“仁宣之治”更使政局稳定,国力进一步增长。仁宣二帝锐意求治,与民休息,重用贤才,严惩贪吏,深得人心。宣宗朱瞻基自幼好学,熟谙兵事,且工于诗文书画,他的才华和德行,必然会促进明初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宣德青花瓷达到的巅峰水准便是一例。他爱玩蟋蟀,不误国事,这种人性化之举,曾引起民间一时风尚,成为大众娱乐内容。百姓们向宫廷进献斗蟋良种,也并未成为不堪的重负。至于《聊斋志异·促织》所述宣德年间关于蟋蟀的故事,并不属史料,况且主人公的结局不坏。皇帝也是人,只要能使国泰民安,多些不低不俗的健康兴趣,有何不妥?

  养蟋斗蟋少不了盆罐容器,但唐代多为宫中妃嫔用金银丝笼蓄之置于枕边,夜间赏听秋虫美妙的吟鸣。当时尚无斗蟋之戏,故无盆罐传世。

  两宋的蟋蟀罐似乎早已绝迹,但仍有民间世传大藏家悉心保存。材质有澄泥、炻质、瓷质。细腻如脂的澄泥罐雕刻异常精美,炻质罐四周及盖上浅雕阳纹牡丹,并挂淡薄的绿釉,工艺十分成熟。

  名气最为响亮的,当推明代宣德蟋蟀罐。宣德盛世,精铜九炼的“宣德炉”象征了此时的社会综合实力,而青花瓷空前绝后的艺术成就更令世人为之惊叹。宣德青花瓷胎土精良,器型端庄大度,釉质肥厚温润,所用进口或国产钴料均能经严格的窑火烧制后呈色明艳而沉着,绝无浮俗之气。绘画风格与永乐器基本相同,但更趋于浑朴豪放,用笔尤显娴熟老辣。纵观神韵,精气内蕴,和畅自然,令人百看不厌。宣器大多有款,少见篆书,多为楷书,在纯正的法度中夹带朴拙之味,字迹沉入胎骨。这些品牌性质的综合质量标准成为后世作伪不可逾越的屏障。宣瓷可谓件件是精品,藏家梦寐以求。宣德蟋蟀罐今已难见,江西景德镇考古研究部门用出土碎片拼出的二十件宣罐,确属坐标性的考古成就。据说国家博物馆目前尚无一件完整器。古陶瓷收藏鉴赏家马未都先生称“宣德青花蟋蟀罐价值连城。”可见其珍。

  民间珍藏的宣罐虽凤毛麟角,但也有几个品种。青花、青花釉里红,青花三彩、白釉暗刻花,铜红釉拔白花,图案分龙凤、神兽、花鸟、人物等。照片所示宣德青花龙纹罐(高9.8cm)与凤纹罐(高10cm),二罐均盖底二处款,所绘龙凤顾盼相随,瑞气洋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马航客机乌俄边境遭击落追踪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新民观察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观点·评论/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宣德蟋蟀罐
得舍之间
书香拂七月
宋代仙人龟鹤纹菱花镜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10宣德蟋蟀罐 2014-07-19 2 2014年07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