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象一】 招租乞讨猖獗
上午8时,眼耳鼻喉科医院门前的汾阳路上,多辆摩托车聚集,车头挂着“住宿,走路3-5分钟”的字样。一旦有人驻足,摩托车上的男子就问,“要房吗?”记者向其中一人打听房源,男子说,他是“中介”,专做短租房,“有独住也有合租,反正都是病人和家属,看你需求。”
长海医院门前,同样有多人坐在绿化带的水泥台阶上,手里举着“住宿”字样的纸牌,碰到“商机”后他们还会围上去“推销”。中山医院附近的一家书报亭门前有租房广告牌,一名男子塞给记者一张名片,并表示“先看房,其余的以后再谈”。记者还发现,市区不少三级医院门前乞讨现象严重,更有假扮僧人的人员徘徊,不断向行人出售“开过光的铜片”。若行人没有马上拒绝,“僧人”就会掏出捐款本,要求“行善积德”“多多捐赠”。
近年来、医院、卫监部门严打医托、药贩和黄牛,医院门前“清净”了不少。但记者在部分医院的门诊大厅前,仍看到有疑似医托的“连裆模子”;距离医院百米开外的人行道上,也有药贩子在绿化带中竖起牌子,写着“高价回收药品”,上面留有电话。
【乱象二】 无证摊贩云集
中午,骄阳似火,长海医院门前有多个卖冰镇饮料的摊位,烈日下,小摊贩们撑着遮阳伞,推着移动的小车,将门前的人行道占据。一路往前,还有一些卖点心、玩具的摊贩。
乱设摊的情况,还存在于新华医院等多家医院门前。记者曾在浦东东方路上的儿童医学中心看到,北园路上的边门西侧人行道上,有多个买玩具的摊贩扎堆,两个卖氢气球的摊贩依靠在自行车上等候生意,孩子吵着要,家长一停留,就造成了人行道堵塞。
而记者在儿医中心门诊部的走廊里看到,不少孩子手里抓着氢气球的绳子;在有遮阳棚的休息大堂内,一些孩子在玩遥控小汽车;抬头看,遮阳棚上吸着不少“喜羊羊”“灰太狼”。院方一名工作人员无奈地说,“这种氢气球最令人头疼,氢气有危险性,而且吸在上面很难清理。”据了解,医院规定不能将氢气球带入,如万源路上的儿科医院墙上就张贴有氢气球“禁令”,但仍会有“漏网之鱼”。
【乱象三】 门前违法停车
志愿者又来到位于甘河路上的岳阳医院。距医院约百米左右,不到10米宽的马路已经挤满了来往的车辆。近岳阳医院一侧的马路上有多辆私家车排成一队,等候开进医院,不时有插队的车辆,引发其他车主不满,“滴滴滴”按喇叭。还有一些车主等不及排队,直接将车靠边一停,称“贴条也只能认了”。因马路本来就不宽,来往的出租车、公交车又多,加上电瓶车、自行车穿梭其中,加剧了拥堵。
本报记者 左妍 志愿者 程帅 张思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