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罗伯特·爱迪生·富尔顿是蒸汽船发明家富尔顿的旁系后裔,他继承了祖辈的科学基因,一辈子都致力于“古怪玩意”的研发。二战期间,富尔顿针对盟军向轴心国统治区秘密渗透的需求,打算发明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可是直到二战结束也没能如愿。
1950年,感到“飞行汽车”无望后,富尔顿转而以气球尾钩和尼龙绳制造了一种回收系统,并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客观而言,富尔顿搞出的是回收系统“粗暴且危险”:地面人员先在两棵高大的树上绑一个用粗绳或钢丝绳做的绳圈(如果是在没有树的空地上,则竖起两根木桩),绳圈上套着另一根绳子(捆着一个人或一袋文件)。执行回收任务的飞机低空掠过时,用钩子钩住绳圈,并在飞机加速爬升过程中将人和物品拉上飞机。这一过程中,被“回收”的人很可能被拉断脖子、突然坠落或被钩子戳伤,因此,飞行员和操作手都必须接受专门训练。
富尔顿让儿子用摄影机拍摄了回收试验的过程,并把这些影片送呈中情局负责技术研究的主管德·弗洛雷斯少将。当时美国已深陷朝鲜战争,为了刺探军情并实施破坏,中情局向朝鲜半岛北部空投了许多特工,但如何把他们弄回来却让人伤透脑筋。因此,德·弗洛雷斯对“回收系统”很感兴趣,将富尔顿引见给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富尔顿从NRL得到了一份开发合同,负责中情局远东事务的威斯纳更是很快拍板引进。1952年上半年,中情局下属的航空公司先后在朝鲜咸镜北道地区实施了40多次人员回收,成功率为28%,其中还有不少人员因“拉扯过猛”等原因落下残疾。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情局向富尔顿提出了改进“回收系统”的要求。1958年,富尔顿研发的新一代“架空吊车”问世,它能在离地150米处回收人员和物资。该系统首先被安装在美国海军的P-2V“海王星”巡逻机上,用于紧急救难。
1960年,NRL在美国的北极科考站部署了一套声学监测网络,用于监视苏联潜艇。而苏联也在北极布置了一个代号“NP-8”的漂流观测站,里面安装类似监测系统用于跟踪美国潜艇。2年后,因浮冰跑道破裂,苏联宣布放弃对NP-8漂流站的控制。美国中情局随即开始实施一项名为“胆怯”的行动——派出P-2V巡逻机到北极地区进行航空探测,寻找并打捞NP-8漂流站。
5月28日,中情局下属航空公司的1架C-46飞机和1架装备“架空吊车”的B-17飞机从巴罗角起飞,在1架美军P-2V巡逻机的帮助下,终于确定了NP-8漂流站的位置。随后,中情局少校史密斯和雷沙克被空投到NP-8漂流站,考察了三天。31日,装备“架空吊车”的B-17飞抵NP-8漂流站上空,准备接回史密斯和雷沙克。
冰面上的风很大,几乎到了“架空吊车”可以承受的极限。经过一番努力,“架空吊车”成功把史密斯、雷沙克和他们收集的物品接上飞机。正是通过“胆怯”行动获取的资料,NRL了解到苏联在极地气象学和极地海洋声学方面的研究已经超过美国。之后,“架空吊车”还被多次用于中情局的秘密行动。 安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