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出历史厚重感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最吸引人的就是采用平视的视角,真实地“解密”了一些伟人的历史内幕,许多故事鲜为人知。1976年12月6日,邓小平身患急性前列腺炎,他在病床上疼痛不止,此刻,他就是个让全家人急得团团转的普通老人。
由于当时邓小平还处在政治隔离状态,既不能把他送进医院,也不能让医生进入邓家。邓林、邓楠、邓榕三个女儿甚至只能在自己身上练习打针,为父治疗。由于病情严重,卓琳万般无奈,只得向叶帅求助。由此,解放军301医院腾出了一个楼面迎接这位特殊的病人,使卓琳激动得泪花闪烁。在采取严格保密措施后,医护人员为邓小平积极治疗并成功地动了手术。余秋里、田志远等纷纷前来医院探望。这些情节既反映了当时政治上春暖乍寒的复杂性,也表达了民众希望小平同志健康乃至“出山”的人心所向……
电视剧采用了纪实的风格讲述了邓小平艰难复出的过程,如他亲自动笔向华国锋写信表达心意,如陈云、王震等同志在中央会议上为他大声呼吁,如叶帅直接关心。邓小平出院后成了叶家邻居,并秘密住进了当年王洪文住过的西山25号楼。叶帅80诞辰那天,邓小平第一个上门前去庆贺,并手捧一盆自己栽培的君子兰。那天,徐帅、聂帅、粟裕等老帅名将都前来叶家祝寿,叶帅朗诵完他的诗作《八十抒怀》后,由衷地对邓小平说:“你是我们老帅的领班哪!”这些真实细节,不仅揭秘了当时的历史内幕,传递出一代老革命家之间的真情厚谊,并透出了一种复杂历史的厚重感。
虚实同构大时代
此剧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在实写邓小平复出的艰难过程时,还虚构了北京四合院中普通干部田志远和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夏默的两家人,这种平民视角,使整个社会气氛、普通人的生活情怀与高层政治家们的政治抱负遥相呼应,互为补充。
巫刚扮演的干部田志远和宋佳饰演的妻子曹慧,还因政见不同整天吵吵闹闹,摩擦不断。前者坚决拥护小平同志复出,后者则是那个年代由于受局限,思想意识较“左”,这种家庭矛盾冲突令人想起当时中央上层对于“两个凡是”的激烈争执。由于曹慧还是中央会议的工作人员,这一虚构的小人物还见证了陈云、王震等人要求小平同志复出、并要求平反天安门“四五运动”的历史场面。但对这种实事求是的尖锐意见要不要印上会议简报,电视剧就通过接听铃声不断的电话,传递出不同声音,这既符合当时历史真实,并避免了谁是“凡是派”的直白表露。就像前两集用四把椅子来虚写“四人帮”被抓一样。荧屏适当留白,反而令人更有想象空间。
电视剧中小人物是虚构的,而邓小平、叶帅、陈云、王震等人物是真实的,荧屏上虚实结合,有详有略。《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既有“高、大、上”的爱国情怀,又有“平民化、接地气”的生活味儿,不失为一部高扬主旋律的荧屏好剧。 本报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