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海书展将于明天揭幕。昨天,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正式发布《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2014)》。其中显示,市民购书的热情有所提升,不过仍有近6成市民不愿为数字阅读付费。
这是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连续四年委托专业机构就市民阅读兴趣、阅读行为、阅读消费、阅读趋势进行专题调查并发布权威报告。调查、统计历时近半年,通过大量问卷、走访、数据分析,调查还发现出了若干阅读问题。
当下,上海市民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个人修养、陶冶性情、满足兴趣,单纯为掌握技能、消闲娱乐阅读不居主流。市民对于阅读功利性需求减弱,这在“娱乐休闲”、“掌握实用技能”、“研究需要”等选项排名置后中得到了表现。
中国市场的电子阅读器历时5年发展,却始终不温不火,调查发现,“手机”、“网络在线”和“平板电脑”是上海市民在进行数字出版物阅读时使用最多的前三项载体。市民阅读首选的还是纸质书,纸质书阅读时间回升,用于数字阅读的时间稳中有降,而且,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最好阅读效果的比例(70.65%)的市民处于绝对优势。
在阅读方式的“首选”上,传统(纸质)阅读体现出巨大的优势;高出“数字阅读”25.15个百分点,并高于2013年的差距;同样,在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之间的时间分配这一问题上,“纸质阅读”出现了回升的态势:“数字阅读<纸质阅读”的44.60%高出“数字阅读>纸质阅读”的33.05%十一个百分点。
虽然愿意为数字阅读支付费用的市民上升3.76个百分点,仍有近六成市民不愿为数字阅读付费,这表明了一种变化中的状态:数字出版物购买的非刚性、不确定性虽然表现依然明显,但在数字阅读的市场不断扩大和希望“免费”仍然占据主流的情况下,阅读者为获得必需的、符合要求的数字读物,进行必要的消费亦是能够在缓慢的进程中得到认可、提升的。
令出版从业者颇感欣慰的是,上海市民购书热情小幅提升。纸质图书消费意向的第一、第二位从2013年的“51-100元”和“101-200元”改变为“51-100元”和“201-500元”;69.99%的选择者在一年中会购买50元以上的纸质图书;如果“20元以下”可以被视为很少买或者基本不买的群体,那么,这一群体今年15.11%的比例略低于去年的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