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一场“新生开笔礼”活动将在嘉定孔庙上演。根据计划,嘉定区将在各年级段推广礼乐,包括开笔礼、成人礼、八佾舞等。此外,该区将经典中华诗词谱曲并录制光盘,在各校普及“唱诗班”。
9月28日,一年一度的祭孔仪式将在文庙举行,6堂来自黄浦区中小学的“微课程”将同时开讲,包括陶艺(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茶道(回民小学)、《弟子规》(清华中学)、鹅卵石绘画(卢湾三中心小学)、《三字经》(敬业中学)、孔子乐舞(敬业初级中学)。
落户虹口区的国家“指南针计划”专项青少年基地下月起将进行改扩建。除了保留原有古代造纸、陶瓷、染织、青铜、古建筑等五大体验项目外,还会新增模拟考古现场、天文观测、水利工程体验、敦煌文化体验等活动场馆。
静安区有包括逸夫职业学校“龙凤旗袍制作技艺”在内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财富,未来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推出静安区中小学生“N项体验与实践活动”升级版,将更多的爱国主义基地和传统文化实践项目列入其中。
长宁区将在今年完成对区级中小学拓展型课程《中华经典诵读》教材的修订,此外,还会在初、高中年级开展探究式专题阅读,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普陀区邀请史学专家编写了《现代公民教育读本》,小学、初中、高中三册中各设了一个传统文化章节,不仅介绍中国历史,还分享弘扬传统美德的小故事。
在杨浦区,翔殷路小学16年坚持古诗文教学,开发电子课本,该校的资源也将通过云课堂的形式与区域内其他学校共享。
从本周起开始的闵行区“读书节”将通过有趣的“交换阅读”活动鼓励青少年走近经典。每名参与者可将自己的一本好书放到专设书架上,再取回一本心仪的书籍。
本报记者 陆梓华 马丹 易蓉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