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9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寿星捧桃瓷像
西江月
  ◆ 西江月

  寿星又叫“老寿星”、“南极仙翁”等,是与福星、禄星一样受古人尊奉的吉祥神。

  民间有句歇后语:寿星老的脑袋——宝贝疙瘩,寿星形象最突出之处就是高高隆起的“大脑门儿”。这一点,与古代养生术所营造的长寿意象紧密相关,一如象征长寿的丹顶鹤头部,又如王母娘娘蟠桃会上特供的蟠桃,古人将这两种长寿意象融合在一起,最终造就了寿星的大脑门儿。寿星手捧鲜桃,则是长寿意象符号的叠加。

  关于寿桃,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孙膑18岁离开家乡到千里之外的云蒙山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十二年,从未回过家。有一年的五月初五,孙膑猛然想到当天是老母八十岁生日,于是请假回家拜寿。鬼谷子摘下一个桃让孙膑带给母亲。孙膑回到家,家里正大摆酒宴为老母亲庆寿。母亲高兴地接过孙膑敬奉的鲜桃,没等吃完容颜就变了——雪白的头发变成了乌黑的青丝,昏花双眼一下子明亮了,掉了的牙又长了出来,脸上的皱纹也不见了……人们听说这件事后,纷纷效仿孙膑,在父母生日的时候送鲜桃祝寿。但是鲜桃的季节性强,于是人们在没有鲜桃的季节时,用面粉做成寿桃给父母拜寿,由此发展为一种送礼习俗。

  常见的寿星形象多为“老翁”,他天庭饱满,大耳垂肩,白须飘逸,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冰心老人晚年时,有人赠送一尊寿星瓷塑为她贺寿。她说:“我是女的,怎么送我寿星老头呢?”她认为:这是古代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反映,应该冲破传统,塑造出女寿星形象。她有感而发撰文《市场上买不到一尊女寿星》,景德镇雕塑瓷厂工艺师张正海读到此文后,制作了一尊女寿星并专程送到北京祝贺其九十大寿。冰心老人笑着说:“我是中国人中第一个得到女寿星的人。”后来,冰心先生又将这尊瓷像转赠给雷洁琼老人,由此又传出一段佳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9.19-10.4)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9.19-10.4)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观点/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展会
   第B04版:现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现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6版:聚焦/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活动
   第B08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家装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一副对联的因缘
两枚“长城币”
火柴盒上“新图案”
寿星捧桃瓷像
广告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10寿星捧桃瓷像 2014-09-27 2 2014年09月27日 星期六